全面解决“有学上、上好学”问题
| 发布时间:2019-06-20 21:53 | 字号: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佘峥图/厦门日报记者林铭鸿)昨天举行的全市教育大会,描绘了厦门教育接下去要做什么,要变成什么样子。

  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会议说,厦门教育要增强教育发展赶超争先的胆识和气魄,要敢于和一流城市竞高低,不仅跟先进副省级城市比较,更主动学习借鉴国际一流城市的经验,在补齐短板、巩固提升优势领域的同时,拓展现代化教育的新领域,闯出厦门教育的新天地。

  四大行动 

  会议说,要以民生项目为依托,建设基础教育发展新福地。其中,要从群众最关切的地方抓起,重点实施“四大行动”。

  “补短扩容”行动计划三年增20.5万个学位 

  每年新、改、扩建一批学校。从现在起到2022年,力争建成公办幼儿园项目100个左右、新增学位4万个左右、普惠率达85%以上,小学项目70个左右、新增学位10万个左右,初中项目30个左右、新增学位5万个左右,普通高中项目10个、新增学位1.5万个。其中,新建10所具有高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化中小学及幼儿园。

  “腾笼换凤”行动将闲置房产资源改为学校 

  “腾笼换凤”指的是,要将一批闲置房产资源改造为学校。

  会议指出,要在思明滨北松柏片区、湖滨故宫片区、公园群惠片区,湖里五缘片区、康乐片区、枋湖片区,集美杏东片区、康城片区、西亭片区,海沧生活区,同安城东片区,翔安马巷东片区等学位紧张区域抓紧增建、扩建一批学校,缓解义务教育“城区挤”问题。

  “名校跨岛”行动首提二中六中办岛外实质性校区 

  会议说,要加快建设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外国语学校集美校区、实验小学翔安校区等一批名校岛外实质性校区。这三所名校岛外校区已经在去年年底动工。

  最值得关注的是,首次提出,要推动厦门二中、厦门六中到岛外办实质性校区,探索岛外新城学校集团化办学,解决“乡村弱”问题。

  “开放提质”行动加快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 

  会议指出,支持非义务教育学校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对台合作办学项目层次,加快建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增加厦门对高层次国际性人才的吸引力。

  亮点举措 

  提高教师待遇建立教师“编制池” 

  会议提出,厦门要实施“1212”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力争至2022年,培养市级骨干教师1000名、学科带头人200名、专家型教师100名、市级名校长20名,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会议提出,要建立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公务员同幅度增长保障机制,确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人才上,会议提出,探索建立教师“编制池”,向急需学校定向定量投放编制,保障新办学校用编要求。

  此外,要加大人才服务保障力度,通过引才补贴、科研奖励、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出入便利、关系调动等多种方式,为优秀教育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让人才安心、舒心、专心服务厦门教育发展。

  引进世界前300强大学到厦门办学 

  会议说,发挥厦门海洋资源和学科优势,“推动组建海洋大学”。此外,厦门还要大力引进世界综合排名前300名的国外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联合国内知名大学,共同举办世界一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化高水平小规模特色学院。

  会议特别强调,合作办学不能搞粗放式的扩张,要以嫁接型模式为主,提高办学的集约化程度。

  会议还说,力争用3年左右,引进10所境内外一流高校到厦门联合或独立开办与厦门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的应用型学科院所。

  此外,实施“引智”工程,每年引进一批世界顶尖人才和团队。

  中高职贯通试点“中职直接读本科” 

  会议说,厦门要实施贯通培养工程,推行中高职贯通“3+2”培养模式,开展中职应用本科贯通“3+4”培养试点,拓宽职业学校学生学历提高通道,让学生自信、理性、快乐地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和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3+4”培养试点是首次提出,意思是中职将直读本科。

  鼓励办高端特色优质国际化民办校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会议说,要充分释放社会办学潜能,健全补贴、用地、税费等民办教育支持体系,支持境内外优质教育机构来厦合作办学;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一校两制”多元化办学新机制。

  会议特别指出,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端特色优质的国际化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满足社会多样化、选择性教育需求。

  【目标】 

  2022年

  力争到2022年,全面解决“有学上”“上好学”问题,教育事业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035年

  到2035年,形成具有厦门特色、中国一流、国际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反响】 

  “教育春天来了”刷屏朋友圈 

  全市教育大会开到12点,会议结束后,老师的朋友圈立刻被会议消息刷屏了。

  市实验小学钟振裕老师在朋友圈将大会形容为“一场温情满满的大会,一场满怀期待的大会”。更多的人觉得很振奋,认为,厦门教育的又一个春天要来了!

  在本报教育类微信“厦门招考”推送的会议消息上,不少人为全市教育大会上市领导的讲话“接地气”点赞,赞同会议提出的:减少检查评估,让老师安心教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提高教师幸福感。还有人写道: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太对了!

  “减少不必要检查”获热烈掌声 

  会议说,“要减轻负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想方设法为老师减负,为学校潜心治校办学创造良好环境”。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这是昨天大会的最热烈掌声。

  会议还说,反复的检查让人把很多精力都放在应付检查上,很多事都没法做,今后,建议“对检查者进行检查”。

 

 我市着力打造基础教育发展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