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市教育局和本报联合主办的“寻找身边的好老师”专栏,再次与您相见。这个始于2012年的专栏,已陆续报道了上百名厦门好老师的先进事迹。今天,我们把目光对准近日获评“福建省优秀教师”的三名好老师。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幸福。
纸短情长。预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记者 郭文娟
▲林菁
林菁 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 教龄34年
传承名校理念创新五缘特色 把学生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这学期,林菁给一年级四个班上阅读课。课间,刚升上二年级的孩子遇到她,有点小失落:“校长,为什么今年你不来教我们了?”
惦记她的学生很多,有个学生自从小学毕业后,每年都给她发生日祝福。林菁笑着说,老师的幸福就这么简单。
林菁是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创办人之一。五年前,她从工作了29年的厦门实小调到这里,参与新学校的创办。“家长、社会各界都对学校寄予厚望,我们是按一流标准来办学的。”名校应该是什么样的,林菁很清楚,她总结自己主要致力于“继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
她请来厦门实小退休教师当教学顾问,通过师带徒,帮助年轻教师更快成长。很快,年轻教师的优势显现出来了,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制作等业务竞赛中屡获佳绩。
她赋予“五缘”新的含义,提出要引导学生结识人缘、善缘、书缘、雅缘、创缘,形成面向未来生活的关键能力。她挖掘学校周边的地方资源、特色文化,开发适宜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如钟宅畲族文化课程、非遗校本课程、探秘湿地课程、帆船课程等,让学生在寻根访祖、考察体验、扬帆出海等项目式课程中实现多学科融合学习。
在家长课程方面,林菁也花了不少心思。她给家长们传递这样的观念——要把学校的孩子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说,这句话是实小退休老校长尤颖超说的,不仅是对老师的要求,也是对家长的希望。当家长不再只考虑自己的孩子,也为其他孩子的成长贡献力量、给予学校更多支持时,受益的是所有的孩子。这几年,在校运会、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中,经常能看到家长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已成为助推学校发展的生力军。
阙永华
阙永华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年段段长、物理教师 教龄15年
引领学生做有趣味的人 让趣味引领幸福
阙永华是厦门市“新课程改革核心指导组”的成员,现在带的高三年段是厦外第一届新高考考生。去年,他和教务处共同制定了学校选课走班方案,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的同时,兼顾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得到了一致好评。
从教15年,9年在高三毕业班任教,并长期担任高三物理备课组长,阙永华是学生心中的明星老师,带出了谢若嫣、陈思恒两名全省高考理科第一名,有近30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
他热爱物理,喜欢听老教师的课,入职后的头三年每学期听课上百节。采名家之长,让他很快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上课时充满激情,即使拖堂学生仍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为了多听他讲课,甚至提前备好小饼干。
“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但在中学应该‘信其道而亲其师’。”阙永华说,老师首先要在学科上让学生有所获,学生自然会跟随老师;其次,老师要热爱生活、积极上进,引领学生做一个有趣味的人。所以,他常常要求学生“用专注点燃生命,让趣味引领幸福”。
阙永华曾连续四年担任厦外新疆班主任助理兼班主任,制定了“新疆班管理细则”“新疆班导师制”等,为后期新疆班管理奠定了基础。工作日陪着新疆班学生,周末组织外出活动,寒假、春节也都和他们一起过,阙永华的付出没有白费,他所带的新疆班在高考中高分段、平均分都取得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2013年,他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的“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被授予“厦门五四青年奖章”。
■曾金笔
曾金笔 同安区莲花中心小学保卫科副科长、数学教师 教龄24年
坚守偏远山区学校20多年 为学习困难的孩子设计教学计划
前几天,曾金笔收到了几名新疆学生发来的微信:“教师节快到了,我们想给您送份礼物。”曾金笔赶紧回复:“一句问候就够了,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他们是曾金笔支教时的新疆学生。2018年8月底,他奔赴新疆支教一年半,在新疆吉木萨尔县第四小学担任德育主任,教一二年级数学。刚到新疆时,他除了要克服气候干燥、饮食差异等困难,还面临一个难题——近半数学生是少数民族,语言不通,交流不畅。即使这样,他任教班级的数学成绩还是经常排在年段第一。
“看到那些孩子清澈的眼神,强烈的求知欲望,忍不住想为他们多做些什么。”曾金笔说,家访时看到有的孩子家里很贫困,他和其他厦门援疆老师联系了厦门爱心人士,捐赠衣服、学习用品等;看到当地学生打开水龙头喝生水,他四处奔走多方筹措,为学校食堂捐赠了两台价值2.5万元的饮水机。
去年底支教结束,他回到了同安区莲花中心小学。从教20多年,他一直坚守在厦门最偏远的山区教学第一线:同安区水洋小学、小坪小学、上陵小学等。这些学校距离他家有三四十公里,当时交通不便,他每个星期日就到学校去,到周五放学才回家。
虽然有机会调到城区学校,但他还是选择留下来。“我老家在莲花,我们的根在这里,大家都走了谁留下来?”曾金笔说,农村学校的孩子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他设计了专门的教学计划,经常和孩子一起玩耍、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关心与帮助。他所任教的班级参加学区期末质量验收,成绩经常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