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建品牌(8):鼓浪传琴韵——厦门市音乐学校党委
来源:中共厦门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 | 发布时间:2024-06-11 10:21 | 字号:

  厦门市音乐学校是1990年厦门市政府在素有“琴岛”之称鼓浪屿创办的一所音乐特色学校。学校坚持特色引领、素质立校,以“育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办人民满意音乐教育”为己任,积极参与鼓浪屿精神文明和音乐文化建设,传承“琴岛”音乐文化,广大师生在鼓浪屿音乐厅“天天演”中唱主角,承担各种重大演出和对外、对台交流任务。

   

  一、品牌标识与释义

  整个品牌标识寓意厦门市音乐学校高举旗帜,以“育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办人民满意音乐教育”为己任。

  灯塔启航,寓意学校在党委领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高举旗帜,组织引领、党员示范,扬帆启航新征程。

  日光岩表示学校坐落在琴岛鼓浪屿。

  五线谱、音符表示学校突出音乐特色。

  花朵则表示一代新人在音乐学校茁壮成长。

  二、“12333”党建工作模式

  坚持一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从严管党治党主线。

  推进两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二是深入推进“和美教育”,建设和美学校。

  用好三个平台:一是“学习强国”、厦门“党建e家”平台;二是主题实践教育平台;三是美育渗透平台。

  做到“三抓三促”:“三抓”即一抓学习教育,二抓谋划落实,三抓巩固提升;“三促”即一促师生共同成长,二促音乐特色品牌,三促学校发展创新。

  三、品牌建设举措

  (一)创新音乐党课模式,丰富“美育+思政”方式。通过音乐党课等多种形式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特别在创新音乐党课模式、丰富音乐党课内涵方面创出了品牌,先后推出了“三种模式”的音乐党课。“123模式”,一讲二演三议。讲:讲述党史;演:表演和欣赏红色音乐;议:讨论、评议,谈学习心得。以史为主线,以史带歌(曲),每个环节相互融合、交替进行。“333模式”。通过一首红歌,讲述歌曲创作背景的一个故事和歌曲诞生时期的一段党史。由老中青“三代人”共同演绎,抒发师生爱党爱国、爱乡爱校的炽热情怀。 “行走式、情境式、体验式”模式。在校园内布置“党史长廊”,开启红色之旅,通过“唱”红色经典、“讲”使命担当、“传”红色基因、“寻”红色足迹,让师生沉浸在红色经典音乐中,体验和感悟信仰力量。

  (二)深化音乐党课提升,助推“美育+思政”质效。深化“音乐党课”品牌的提升工作,将把音乐党课从1.0版本、2.0版本升格到3.0版。2023年12月启动由学校师生演绎的红色主题思政音乐剧《神山红旗颂》项目,于2024年4月23-24日在琴岛音乐厅成功上演并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进行展播。这是继学校系列音乐党课之后的又一创新力作,在学校办学历程中是个首创。不仅是学校打造“音乐+思政”育人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党建品牌建设的又一成果。

  (三)致力音乐党课传播,夯实“美育+思政”基点。校党委努力践行“四下基层”,倾力打造“鼓浪琴韵”志愿服务品牌,分别与鼓浪屿管委会、金海社区、弘爱医院、军营村等单位结对共建,开展了音乐文化送边疆、送乡村、送医院、送社区等活动共计300余场次,内容丰富,辐射面广,影响力大。学校还将以“街区共建、课程共建、基地共建”为目标,持续打造一批以音乐为特色,有影响力、有生命为的思政育人一体化合作项目,让思政插上音乐的翅膀,让音乐在思政的旗帜下流淌。

  四、品牌建设成效

  在党建品牌引领下,学校充分发挥音乐特色,抓好有效载体, 组织拍摄制作的音乐党课“颂歌献给党——《唱支山歌给党听》”、“穿越百年的歌声”等8节,连续16次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其中音乐党课“穿越百年的歌声——《南湖的船,党的摇篮》”被评为优秀党课。2022年9月,学校申报的音乐思政教育案例入选福建省第三批“一校一案”;2024年1月创新案例《鼓浪琴韵 党旗飘扬》荣获厦门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三等奖(全市只有4所学校获奖)。学校连续评为“福建省文明校园”;五通校区小学理科党支部荣获“厦门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