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中图强校区
五缘实验学校同安校区
贯通到筼筜湖边的湖滨中学。
滨东小学校内攀岩墙。
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东屿校区(学校 供图)
第九幼儿园
中小学幼儿园投用39所
预计新增学位 4.5万个
新增学校和学位思明区最多
本版文/厦门日报教育工作室首席专家 佘峥 通讯员 郭嘉欣 章晋旭
本版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除署名外)
新学期,我市将有39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投用,个个都是“硬核选手”。
这些新学校预计可新增学位4.5万个。
市教育局说,他们的目标始终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大有来头
都是公办校 含“金”量十足
2025年秋季,我市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总计39个,预计可新增学位数4.5万个,都是公办。其中,幼儿园17个,新增学位数0.6万个左右;中小学22个,新增学位数3.9万个。
今年新增学校含“金”量十足——中心城区思明区新增学校最多,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个,新增学位1.4万个,位列各区之首,其中,三年前因为湖滨片区改造而迁到过渡校区的“湖滨五校”,新学期都将“荣归崭新的故里”。
各有所长
活力运动是“标配” 多所学校都有空中运动场
这一批新学校,个个都有“硬实力”。其中,活力运动是他们的标配元素——尽可能创造运动空间,多所学校都有空中运动场。
此外,湖滨中学等学校,还新建了游泳馆。
有颜有才
代表学校: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五缘校区、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东屿校区等
这一批新学校普遍颜值和实力兼具。
科技中学五缘校区是60个班寄宿制高中,有人形容,校区“还未开张,台下已掌声一片”——极简现代的外立面,不同常规的校园布局,相对集约的设计,颠覆了很多人对学校的传统印象。
市教育局说,科技中学五缘校区最大的亮点是科学教育条件的全面提升——拟将一栋科学楼作为全市科学教育基地,它超越了校园的物理边界,将成为全市中小学生科技人才的“孵化器”。
位于海沧区东屿南路9号的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东屿校区揭开面纱后,也惊艳了众人,学校融入“盘长结”“手拉手”“纽带”等中国传统元素,打造出两条环绕图书馆展开的学习动线。
名校带动
代表学校:厦门一中图强校区、厦门一中思明校区、五缘实验学校同安校区等
新学期,厦门一中图强校区、五缘实验学校同安校区投用,它们都是市属名校的“亲生儿”。其中,厦门一中图强校区投用,标志着厦门创新实践的“区属市办”办学模式全面落地——图强校区由思明区政府批准设立并持有产权,教育教学管理全权委托厦门一中。市教育局说,这将有效破解教育均衡发展难题。
厦门一中思明校区则由思明区教育局采用深度托管形式和厦门一中开展合作。
这些名校新校区或新分校的投用,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老校焕新
代表学校:何厝小学、湖滨片区五校等
位于思明区队歌路11号的何厝小学,在原址重建后,近日启用,和过去 “判若两人”,办学规模由原来18个班扩大至48个班。
何厝小学始建于1918年,是“英雄小八路”的母校,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发祥地,此次“英雄小八路”纪念馆也重新翻建,校门口新辟一片2000多平方米的少先队广场。
“智”有一套
代表学校:滨东小学、五缘实验学校同安校区等
新投用的学校,科技含量十足,普遍很“聪明”。以滨东小学为例,每间教室都可以记录老师教学行为,再进行分析。例如,是否高频词过多,是否提问过多等。校方说,这种分析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
在五缘实验学校同安校区,智慧教室配备可触控互动黑板,可让知识动态演绎。
点击
新学校新校区
都在哪里?
中小学22个
●市属学校2个,
新增学位0.6万个;
●思明区13个,
新增学位1.2万个;
●集美区2个,
新增学位0.5万个;
●海沧区2个,
新增学位0.4万个;
●同安区1个,
新增学位0.5万个;
●翔安区2个,
新增学位0.7万个。
幼儿园17个
2025年秋季建成投用区属幼儿园17个,新增学位数0.6万个左右。
●思明区6个,
新增学位1710个;
●湖里区2个,
新增学位720个;
●海沧区2个,
新增学位990个;
●同安区5个,
新增学位1800个;
●翔安区2个,
新增学位630个。
“十四五”期间
新增学位32万个
“十四五”期间,厦门新增学位将达到32万个,是“十三五”期间的两倍。
市教育局说,过去五年,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生育政策调整以及我市户籍政策放开等多方面因素,我市学龄人口持续快速增长,这给基础教育学位供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近年来,厦门加快实施补短扩容行动,加强教育建设项目策划、生成、实施、投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每年新、改扩建一批学校,切实补短板、增学位。
市教育局说,目前厦门学位供给总体上较为充足。
观察
教育如何应对未来人口变化?
近日,市教育局做客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介绍了面对未来人口变化,教育要做出的调整。
市教育局介绍,这几年,厦门在规划教育设施时,已经预判到这点,采取增加班生额、学校挖潜扩容等方法,为远期生源回落预留接口。
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厦门一半的学校是九年一贯制,远高于全国水平,就是看到未来人口变化可能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提前做了规划——2029年,初中入学高峰期将到来,小学入学人口已经下降,在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段学位设置就可以灵活掌握,余缺调配。例如,原本小学36个班,初中24个班,初中入学高峰期到来时,就可以适当减少小学班级数,增加初中班级数。
此外,今后还可以发展小班化教学。市教育局说,如果确实出现区域性的生源持续显著下降,将通过撤并小规模学校等方式进行优化调整,将腾退出的校舍用于发展学前教育(托幼)、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或其他公益事业,盘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