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双十 一路凭实力走来
来源:厦门日报 | 发布时间:2019-10-10 11:04 | 字号:

  10月10日,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将迎来100岁生日。

  回顾双十百年历史,人们可以发现:双十中学的优秀,不是现在才有的。它最早的第一名,始于1934年春全省中学毕业生会考;1959年到1965年,双十中学中考成绩全市第一,高考成绩进入全省的前十,其中1960年的高考录取率达到99.5%;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创造了一个个辉煌成绩……

  但是,双十百年,值得“炫耀”的当然不止成绩,鲜为人知的是,它曾经内迁平和办学近十年,为的是中华文化血脉的延续不断……百年双十,历经艰辛,也有很多骄傲。

  今天,我们在照片中回顾双十的前世,感受双十的今生,憧憬双十的未来。

  【1919年】

  应运而生 

  最初名为“双十商业学校” 

 

首任校长马侨儒

 

首任校董会董事长林珠光(紫日 供图)

  双十建校,始于1919年10月10日,当天,厦门市各界为纪念辛亥革命胜利九周年举行提灯游行。游行结束后,有位叫马侨儒的青年和几位朋友漏夜长谈,他看到厦门商业日盛却没有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早就产生办一所商业学校的想法。

  但是,马侨儒的家庭并不富裕。在余金隆、白嘉祥、蔡鹤友、杨辉煌、林昭荣等商界友人的支持下,他租用霞溪路口民房作为校舍,为纪念辛亥革命,学校以“双十”命名,校名为“双十商业学校”。

  1920年10月10日,双十开学,开设有初级两个班,高级一个班,另设小学部,学生共120名。

  马侨儒出任首任校长,他为双十操碎了心,以至于1925年英年早逝,时年36岁。鲜为人知的是,校董会把马侨儒安葬在校园里,双十镇海校区现在还有马侨儒的雕像。

  【1923年】

  校舍建成 

  从霞溪路口租赁屋迁入镇海校区 

 

上世纪三十年代,位于外清保箭场的双十。

  林珠光是双十建校中另一位年轻人,他是位骑着高头大马的青年俊秀,出生菲律宾,祖籍厦门前埔,因为回乡结婚旅行而和马侨儒结成莫逆之交,从而和双十结缘。

  1921年,林珠光首倡并为双十捐巨资,诸校董及侨、商友人慷慨解囊,购得位于鸿山北麓外清保箭场仔花园地,奠双十校舍之基。1923年,校舍建成,双十从霞溪路口租赁屋迁入鸿山北麓校址,即现镇海校区校址。

  【建校十年】

  名扬东南 

  1927年改名为“双十中学” 

 

华侨捐建的学校礼堂——团结楼,留在很多双十校友的记忆深处。

  建校之初,双十人就立下“十年小目标”:以十年之时创办一所闽南地区第一流的学校。

  此后,双十的“小目标”开始一一实现。1934年春,全省中学毕业生会考,双十夺得全省第一的成绩。此外,在学生演讲、作文比赛也频频得奖,特别是体育,参加闽南地区、福建、全国甚至远东运动会,往往以双十学子得分最多而传为佳话。

  1927年,“双十商业学校”改名为“双十中学”。

  【1937年】

  内迁平和 

  抗战时内迁办学近十年 

 

内迁平和时期的简陋校舍。(周彦臻 绘)

  不太为现在人所知的是,抗战时期,双十一度内迁平和办学。

  1937年9月,日本战舰、飞机轰炸厦门,9月中旬,双十决定内迁平和县琯溪。10月,双十师生70余人告别厦门,带着校旗、校印,理化实验仪器、书籍等,一路向西。他们先是坐船到嵩屿,然后分乘几辆车一路向西。第二天,双十师生抵达琯溪,在“厦门私立双十中学琯溪分校”,把校歌唱响。

  1946年,双十从平和县迁回原镇海校址继续办学。这时,双十已经从内迁平和之初的200多人,增至600余人,成为闽南后方的“一大学府”,9年间,3000余名平和及临县的学子在双十接受教育。

  为了中华文脉的永续不断,双十内迁办学,是双十校史上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1946年】

  重返鹭岛 

  首届毕业生八成考上大学 

 

学校复员学生在校门口留影。

  1946年,双十回到久别重逢的校园,面对形势可想而知:校舍被毁,留下的设备和图书遭到劫焚。双十恢复中学教学,俗称“复员”,鸿山脚下,又响起朗朗读书声。

  双十再次不负众望,回迁后的两年,复员后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1948年全国大学入学考试,录取率达到80%,其中报考厦门大学的录取率为65%,当年厦大17个系新生中,有9个系的第一名均为双十中学毕业生。

  【解放后】

  转型重生 

  1956年改为公立学校 

 

双十中学镇海校区的百级台阶,象征这所学校百年办学征途,一直向上,向上。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双十也迎来了新生。

  1956年,学校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学校,校名为“厦门双十中学”。

  1959年,双十的中高考实现全面“大丰收”——中考成绩全市第一,高考成绩进入全省的前十,同年,学校荣获“福建省教育先进红旗单位”称号。同年,双十被确认为福建省重点中学。

  此后至1965年,双十中考保持全市第一,高考成绩位居全省前列,其中1960年的高考录取率达到99.5%。

  1960年,双十成为全国先进——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双十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单位”称号。

  【1965年】

  更名“八中” 

  改名为“厦门市第八中学” 

 

学校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老厦门人称双十为“八中”,这是有渊源——1965年,双十改名为“厦门市第八中学”,此后十年,双十一度停课。

  1976年,八中复课。尽管“八中”存在了近二十年时间,但是,我们能找到的老照片并不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创造辉煌 

  1983年恢复为“厦门双十中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双十校门。

  1978年,双十重新被列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双十中学在特区的教育队列中独领风骚。1980年高考,双十语文、数学和化学成绩取得全省第一,总分位列全省第二,全省前10名中,双十占了四名。

  1983年,双十恢复原校名“厦门双十中学”。

  1984年,双十在高考中获得全省文理科第一名,人称“金牌学校”。1999年,双十获得厦门市“特区二次创业集体一等功”。

  【2005年】

  新设校区 

  枋湖校区投用,翻开办学新一页 

 

双十枋湖校区。

  2005年9月,双十中学枋湖校区投入使用,高中班级数从原来的36个班逐步扩大到60个班。双十自此翻开了学校多校区办学的新一页。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扎实培育、提升每一学科的核心素养。

  校方提供的资料显示:2009年以来,270名双十学子走进北大清华,占北大清华在闽招生数的近15%,在各类竞赛中勇夺13枚国际级奖牌,303人获学科奥赛省一等奖。

  2018年高考,全省理科前100名、文科前50名,双十共有29人,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全省文科前15名,双十有8人,位列全省第一;全省理科前50名,双十有8人,位列全省第一;有28人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2019年高考,双十有29人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位列全省第一。

  【2019年】

  跨岛飞跃 

  双十翔安校区开建 

 

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高中部效果图。

  2019年,双十中学跨岛办学,双十翔安校区初中部动工兴建,10月11日,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初中部将封顶,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高中部将奠基。

  【揭秘】

  双十校名是谁题写的? 

 

  双十校名是谁写的?据介绍,大约1946年后,“双十中学”校名采用鲁迅书写体。

  为什么会选择鲁迅体?这源于双十和鲁迅的“意外之缘”。1926年9月到1927年1月,鲁迅在厦大任教,双十青年教师陈梦韶旁听鲁迅授课,两人相知相熟,互通书信。据双十老教师回忆:鲁迅给陈梦韶老师写信,信封的收件地址是双十中学,因此,大约1946年后,“双十中学”校名采用鲁迅的字体,其字迹就是从这信封上临摹来的。

  1983年,双十更名为“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后,又从鲁迅同时期的书稿中挑选出“福建省厦门”五个字,集字而成校名,一直沿用至今。

  【链接】

  百年校庆活动安排 

  双十中学将于2019年10月10日举行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昨日,校方正式公布了100周年华诞系列活动的安排表(见附表)。

  据介绍,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将于10月10日9:00在双十枋湖校区举行。

  校方提醒: 

  来宾于8:30前到校,8:30入场完毕;

  来宾随身携带身份证(邀请函),从学校正门入校,校庆期间谢绝外来车辆进入校园;

  来宾自备防暑用品,会议期间,不打阳伞。

  本版文/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李名济 本版图/双十中学提供(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