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由厦门市教育局主办,集美区教育局、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承办的2025年厦门市“9·28终身教育活动日”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在集美区启动。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洪军、市总工会副主席刘义平、集美区副区长黄灵敏,市委宣传部、老干部局、市人社局、市老年大学等相关单位,各区教育局、相关院校、各街道及社区教育工作者、社区居民代表参加活动。
洪军表示,终身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支撑。厦门始终坚持“教育先行”,以建设高水平学习型城市为目标,持续探索终身教育创新发展路径。他强调,未来要重点在三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构建协同推进“新格局”,完善工作机制与政策体系,主动将终身教育深度嵌入城市发展布局,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支撑与智力支持。二是提升资源供给“新水平”,以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做强“书香鹭岛”“求学圆梦”等品牌,精准服务全龄学习需求。三是培育全民学习“新生态”,依托活动节点讲好学习故事,推进学习型组织与社区建设,让厦门不仅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也成为充盈书香、彰显品格的幸福学习之城。
黄灵敏表示,集美区将聚焦群众学习需求,优化服务供给,把终身教育作为提升居民综合素养的关键抓手,努力为厦门建设高水平终身教育体系贡献集美力量。
活动现场为荣获国家级、省级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单位和个人颁发证书,并邀请集美区教育局、厦门市书院协会代表作终身教育经验分享。启动环节,相关领导嘉宾共同按下启动健,正式开启厦门全民终身学习新征程。
随后三位专家围绕“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与市民成长”进行了主题分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福建开放大学原副校长沈光辉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立足点、落脚点与创新点”为题,系统阐述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方向。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校长、厦门开放大学校长唐宁聚焦“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逻辑与路径选择”,结合厦门实际,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发展路径与推进策略。集美区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集美学村家长学校校长吴吉堂则从区域文化特色出发,以“嘉庚精神传承与集美区学习型城区建设”为题,分享了集美区将人文传统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
在主会场外的终身教育成果展示体验区,各展区凭借鲜明特色与互动体验成为人气打卡点。翔安区蔡氏漆线雕展位上的精美手工艺品吸引观众驻足;海沧区社区学院的陶瓷釉上彩体验区让参与者手持釉料笔,体验传统工艺魅力;同安区“环保艺术—易拉罐浮雕”展位将废旧易拉罐变为精巧浮雕画,传递环保理念与手工创意。思明区聚焦闽南文化传承,“闽南双韵·剪瓷雕”展台中碎瓷片被重组为生动戏曲人物,“侨派砖雕”则以传统技法复刻侨乡生活;集美区围绕嘉庚精神,设置主题徽章手工制作体验;湖里区“好厝边”闽南角热闹非凡,糖画、布袋戏和闽南语互动博饼接连上演,洋溢着欢声笑语。惠和影雕展区内,观众可尝试在青石上“绣花”,参与非遗拓福,并与惠安女合影留念。此外,集美工业职业学院师生现场演示意式咖啡萃取与拉花,展现职业教育特色。
下一步,厦门将持续以数字化赋能终身教育,完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服务体系,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发展谋篇注入终身学习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