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评估研究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部署,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和2020年厦门市教育重点工作,全体同事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通过公开遴选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考的方式,新招录一名专技岗评估人员和一名管理岗会计,充实岗位人员,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二是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全体党员利用“党建e家”“学习强国”等平台坚持自学,并积极参加“深学笃行 奋楫争先”直播云课堂系列课程的学习,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三是组织文化沙龙,通过每周一例会前的学习分享讨论,交流社会热点问题、教育教学领域新动态、新理念等,与时代同频共振;四是参与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意见》研讨会和专家解读会,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分析我市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探讨贯彻落实《意见》的思路和举措。
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一是制定《厦门市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关于工作分工和AB岗安排的通知》,明确每位同志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能,AB岗互补机制确保人员出差或请假时工作无缝对接,运转顺畅;二是制定《厦门市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印章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印章刻制、使用、保管、废止等要求和流程,维护印章的严肃性,确保印章正确安全使用;三是制定《厦门市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关于印发经费支出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财务报销审批手续及经费支出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规范小额工程项目采购流程,对办公室超标改造方案首次在中心全体会议上通过,对工程报价首次提交第三方审核,施工合同首次提交法规处及财务处审查。
三、评估工作顺利推进
(一)研制《厦门市普通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细则(试行)》并开展评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受疫情影响,中心根据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2020年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工作节奏,让迎评单位不因迎评准备影响疫情防控,也不因疫情防控降低评估质量。全体同事分块负责,细研指标,并联合市教科院、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区教育评估研究中心等22位专家对评估细则进一步补充完善,广泛征求市教育局相关处室、各区教育局、市直属普通中小学校意见,历经六轮修订,印发《厦门市普通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细则(试行)》。对厦门实验中学、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新翔小学三所学校开展综合督导评估,组织评估专家组开展现场评估,进行评估情况口头反馈,并印发综合督导评估报告。创新评估手段,首次邀请各学科教研员深入课堂进行现场技能测试和听课评分,首次引入专业心理测试量表。为减轻学校迎检负担,“学业水平”和“党建工作”得分首次引用市教育局对直属学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中的教育质量值和党建工作考核的分数。以上举措促进教育评估与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工作同向同行,协同发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建立多方参与、协同高效的评估机制,开展各学段复学准备工作评估
代拟《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初三年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评估的通知》《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0年春季学期小学复学准备工作评估的通知》《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复学准备工作评估的通知》等,联合教育局各处室,组织开展2020年初三年春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评估、初三年开学工作评估和小学复学准备工作评估。协调市卫健委、市人社局等6家市直部门,对高校、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开展复学准备工作评估。完成对全市91所初中学校开学准备工作和开学工作两轮评估、335所小学复学准备工作评估、33所高校、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复学准备工作评估。收集、汇总各组评估情况,撰写各学段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向33所高校和中职学校下发《评估结果确认书》。
组织实施“依法治校”、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评估等项目的评估。
受政策法规处委托,组织开展2020年“依法治校”市级评估。根据《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依法治校创建工作的通知》(厦教法〔2017〕10号)要求,对各区申报学校的类型、属地关系、数量和区级评分进行梳理和统计,制定市级评估工作方案,组建五个评估专家组,召开市级评估工作会议,开展评估工作培训。柯上风副主任在会上详细解读“依法治校”评估标准,并就网上评估系统的使用和评估指标要素的工作分配等进行指导,确保市级评估顺利开展。6月12日前完成评估工作,共评估示范校70所,抽检达标校27所。
受高教职教处委托,组织市内外专家完成30个厦门市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年度考核和10个2019年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年度考核,并评审遴选10个2020年特色专业群项目。
受局办公室委托,组织开展对6个区教育局、30家市直属中小学校(单位)、12所市属高校教育领域政务公开、学校校务公开评估。
受基础教育处委托,组织开展2020年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评估,顺利完成80所学校的评估。加强评估前的指导,首次派出督学分赴同安区和翔安区,对申报学校的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进行评估培训,指导学校研讨指标、理解内涵,对照标准、踩点作答,自查自评、补齐短板,要求申报材料必须体现学校个性、内容真实可靠、切中标准要领,提升学校迎检水平,深受申报学校欢迎。
四、积极参与督导检查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市属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专项督查,参与控辍保学专项督导检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对市直属普通中小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结果纳入对市属学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及学校综合督导评估。联合体卫艺语处和教育事务受理中心保健科,研拟专项督查指标,抽查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含公民办),重点关注学校防控学生近视、肥胖、龋齿等工作的举措及成效。参与控辍保学专项督导,防止学生因疫辍学,因贫困、因学习困难、因残疾辍学,巩固控辍保学成果。
二是配合督导处完成对市督导评估迎检工作,开展同安区“两项督导”市级核查,开展高三年开学工作情况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明察暗访、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园复学督导调研、义务教育教师工作收入落实情况专项巡查,承担国家及省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视导工作等。
三是配合体卫处、国合处、组织处、人事处等承担“一人一校”驻校督查疫情防控、防止境外疫情输入专项督查、市属学校校级领导干部考察、中小学校长年度绩效考核、教师发展示范学校评估、高考驻点巡考、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专项督查等。
五、2021年工作要点
(一)继续开展学校综合督导评估。依据《教育督导条例》《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厦门市普通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对6所市属中小学校开展综合督导评估,把五育并举情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准,引导学校实现内涵发展。
(二)探索开展新时代厦门区域教育现代化重点项目评估。依据《厦门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厦门市教育现代化2035》,对标厦门教育现代化目标要求,聚焦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建立新时代厦门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并开展评估。
(三)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情况评估。依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针对青少年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问题开展防控情况评估,引导学校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提升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四)接受高教职教处委托,组织开展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评估与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评审。
(五)接受局办公室委托,组织开展对各区教育局、市直属中小学校(单位)、市属高校教育领域政务公开、学校校务公开评估。
(六)接受督导处委托,组织开展市属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
(七)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向市编办申请单位更名为厦门市教育督导评估事务中心,完善教育督导机构设置,充实教育督导力量。通过公开遴选,补充专技岗评估人员,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扎实开展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通过每周一次的文化沙龙活动,传达上级精神,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思考体会,凝聚奋进力量。开展新时代教育评估工作研究,提升评估工作水平,保障教育科学发展。
(八)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继续配合局机关各处室开展督导评估检查工作。
厦门市教育评估研究中心
2021年3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