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20年中小学校美育年度报告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时间:2021-01-26 22:03

      学校美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2020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积极创设学校美育新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422所,共有在校中小学学生近60万人。

      (二)美育教师情况

      我市关注美育教师配备情况,落实保障措施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大美育教师的招聘力度,采取对口帮扶、送教下乡、聘用兼职艺术教师等多种形式,有效破解部分中小学校美育教师紧缺的问题。2020年,我市新招聘美育教师176人,其中音乐(含舞蹈)教师95人、美术教师81人。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学科教研、视导、课题研发、师资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美育教师教学水平。美育学科开展聚焦教学问题、教学策略、教学主题的专题研讨,开展省市级课题研究,关注美育课程的延续性和学科融合。此外,学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统筹整合文化、宣传部门和高校的力量,建立与社会艺术团体的长效合作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艺术院团专家到中小学校担任兼职美育教师。

      二、美育课程开设和素质测评开展情况

      (一)美育课程建设

      2020年,我市各区、各校严格执行美育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100%的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 

      疫情期间,美育学科“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学科教师以线上微课程的形式,音画结合展示教学内容,在电视节目《上课啦》录制播出多期音乐、美术课程。复学复课后,美育学科注重线下与线上的有机融合、学科融合,探索课程建设新形式,做好美育校本课程开发,拓展教学内容。美育学科的校本课程及选修课,极大地丰富和推动学校的美育课程建设,形成较好的布局和特点。据统计,2020年,全市各区、各校新增的美育教学材料共59项。

      (二)素质测评开展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全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的通知》(闽教体〔2018〕34号),我市加强对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的研究,逐步完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目前,全市开展艺术素质测评的学校数量占比96.14%。通过学校评价与市级督导评价相结合、校内与校外艺术活动相结合,以美育学科质量监测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助力,不断探究艺术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三、美育工作经费情况

      2020年,市教育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出台《厦门市教育局 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学校艺术体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以“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专款专用”为原则,全面加强学校艺术体育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市级财政共下达2020年学校美育补助经费454万元,其中市属学校276万元,区属学校178万元,用于支持学校美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推动学校美育补缺提质,保障艺术社团的良好发展。

      各区也不断加大中小学美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配套补充经费保障各中小学、区青少年宫、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师资培训、外聘专家、美育器材添置等,提升美育工作整体水平。

      四、美育活动开展情况

      2020年,我市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扩大普及面,提升整体水平。据统计,全市开展区级以上艺术活动共计49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启动厦门市第30届中小学艺术节和第38届学校音乐周活动。艺术节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高雅音乐进校园、优秀传统艺术进校园、“读册歌”、“音舞节”、“戏曲进校园”成果展演、“鹭岛少年”合唱音乐会等一系列活动相继开展,全面铺开。

      “2020厦门国际友好音乐会暨庆祝厦门-特里尔结好10周年音乐会”于11月下旬以线上音乐会的形式举行,我市5所学校的“鹭岛少年”合唱与德国特里尔市青少年合唱线上同台展示,用音乐传递交流,增进两地情谊。11-12月,市教育局与团市委、广电集团联合举办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读册歌”少儿广播电视大赛,首发赛事LOGO,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活动机制。为发挥中国管乐学会厦门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组织开展第四期学校管乐指挥师资培训班,全市120余名教师积极参训,进一步提升指挥专业水平。2020年12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旅局联合主办“薪火相传 梨园新声”厦门市戏曲进校园成果展演活动,汇集全市21所中小学幼儿园的252名学生参加,多部门协同合作,集中展示我市戏曲进校园工作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进行线上直播,全网观看量超过178万。12月下旬,举办第五届“鹭岛少年”合唱音乐会,11所学校的合唱团队参与演出。

      五、美育工作的组织保障

      为促进学校美育工作健康发展,我市于12月16日—25日开展厦门市中小学美育工作情况专项调研,由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联合市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安排18位专家分6组面向20所市属中小学和24所区属中小学进行调研。调研通过校园巡查、师生访谈、查阅资料、现场测评等形式进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美育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各校的师资配备、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艺术社团、艺术实践、专用教室使用、艺术器材使用、艺术资源利用等情况进行摸底。此次调研,对了解各区、各直属学校美育工作开展情况,寻找缩小区域差距、校际差距的有效对策,提供有效的指导思路。

      此外,我市布点五缘音乐厅、中华儿女美术馆等多个校外美育实践基地,为各区、各校师生的美育实践活动搭建良好的平台。美育活动借助新媒体力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进行线上音乐会或网络直播,扩大影响力和受益面,对区域美育工作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美育工作成效

      在省文旅厅、省教育厅、省文联、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福建音乐舞蹈节中,厦门一中合唱、厦门外国语学校管弦乐合奏、双十中学舞蹈包揽了合唱(青少年组)、器乐合奏类、舞蹈三个项目省级第一名。厦门市松柏小学深海蓝合唱团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中斩获童声组与流行合唱组两枚金奖。北师大海沧附校两位学生在第24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评选中荣获“小梅花”称号,参赛剧目获“水仙花表演奖”。厦门六中、思明区青少年宫受邀参演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开幕式。厦门市音乐学校30周年校庆举办41场“和美”系列活动,加强学校美育的学科融合,产生一定影响力。          

      七、下一步工作重点及计划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持续提升均衡发展水平、深化教学综合改革等方面继续加大力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加强学科融合,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面向全体,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推动我市学校美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厦门市教育局

      2021年1月8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