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2312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2-06-20 09:30

      厦教提案〔2022〕函字58号

      答复类别:B类

    教科卫体委员会:

      《加强产教融合,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第2022312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该提案从我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聚焦当前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企业、教师、学生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提出强化特色、提升职业院校服务产业行业能力、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有效发挥政府推动作用等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我们认为,提案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对我市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产教融合项目、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等方面均有指导意义。

      二、措施与成效

      (一)做强做优职业教育资源

      2021年3月,教育部和福建省联合印发《教育部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4月6日,我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正式启动;12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在各类政策文件中均体现出我市对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推动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扩建、翔安职业技术学校和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鼓励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做强做优职业教育资源。

      (二)提升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的能力

      自2019年开始,为促进职业院校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增强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采取“分年度立项,分年度投入”的方式实施厦门市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工程,优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近年来,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不断增强。重视师资培养培训,建设“双师型”队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优质“双师型”教师,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师资的培养培训,使教师队伍更加契合学校专业对接产业发展需要,从而提升职业院校服务产业能力。

      (三)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是促进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全面、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六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厦门市正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成为探索具有闽台特色的“厦门职教”范式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市正在推进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园区、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带动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项目成果。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推动校企全面深化合作,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

      (四)努力提升我市职业教育辐射力

      我市职业院校与台湾技职院校、在厦台资企业开展联合办学、互派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举办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依托厦门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基地,每年举办“两岸百名中小学(职校)校长论坛”“两岸高校设计展”等活动。参照全市引才政策,设置岗位引进台湾职教专才。推进与国外30多所职业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设立“陈嘉庚奖学金”,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华侨华人后裔留学生。积极参与金砖创新基地建设,开展金砖职业技能培训及2022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

      (五)有效发挥产教融合政策的导向作用

      我市积极响应国家、福建省政策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十五条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健全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多渠道调动行业、企业、学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围绕厦门重点发展产业和工业园区空间布局,在软件信息、互联网、航空、蓝色经济、健康、旅游、高端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规划重点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园区。召开“打造职教高地推进产教融合园区建设研讨会”。厦门市发改委、教育局、人社局、工信局共同制定了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实施方案,面向厦门市企业组织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目前入库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共计19家。2021年开展厦门市首批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共有9个产业学院立项,正在推进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遴选建设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措施

      当前,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仍然存在着层次较低、深度不够,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产教融合配套细则措施等,这些方面需要政校行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契机,开展好相关的建设工作,一是全力落实好《教育部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增强职业教育供给能力,加快推动职业学校项目建设,提升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水平。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行现代学徒制,遴选建设一批示范性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建设一批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园区、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业学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升级的能力。三是继续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大师资培养力度,遴选建设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遴选建设厦台交流合作示范校,高质量助力两岸融合发展。四是扩大对外开放办学,推动职业院校走出去办学,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参与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扩大“陈嘉庚奖学金”职业院校留学生招生规模,支持职业院校参与建设“鲁班工坊”等。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2年6月6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