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教提案函〔2024〕76号
答复类别:A类
农工党厦门市委:
《完善老年教育体系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第20244059号)由我单位会同市委老干部局、市民政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我市历来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逐步完善老年教育领导机制,持续加强对老年教育的指导和推进力度,积极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努力完善老年教育办学体系,大力推动优质老年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覆盖,助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贵单位的提案客观分析我市老年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并针对性提出完善老年教育网络、建立各方参与的老年教育供给体系、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等建议,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我局对该建议高度重视,认真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研究、办理。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老年教育领导统筹。我市成立厦门市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等单位,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每年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多次新增或调整成员单位,构建多部门参与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全面统筹部署老年教育工作。
(二)完成老年教育立法。我局高度重视老年教育立法工作,组建立法工作专班,多次到外省市和基层社区调研座谈,广泛征求立法意见,坚持“小切口”立法。2023年12月,《厦门经济特区老年教育规定》经厦门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于202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全省率先完成老年教育立法。该法规提出老年教育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区、乡镇(街道)应当建立相应的老年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以法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为我市老年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完善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市委文明办、老干部局、市教育局协同推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老年大学教学点,探索具有厦门特色的文明实践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的“厦门模式”,逐步完善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推动市、区老年大学优质资源向基层乡村(社区)延伸,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2023年,全市共建成基层老年大学教学点579个,基本实现镇街教学点全覆盖,共开设2093门课程、13498班次,服务老年学员31.7万人次。
(四)扩大老年教育办学资源。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厦门老年大学与国家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合作共建全国首个“国家老年大学分部”。厦门老年大学新校区一期正式建成投用,共设8个教学系、208个教学班,比上学年增加了70多个班级。大力支持湖里金安社区(老年)学习中心、湖里濠头社区老年学堂、思明镇海社区老年学校、思明东坪社区老年学校等立项建设福建省示范性社区(老年)学校,指导厦门医学院、厦门工学院立项建设高校老年大学项目。
(五)推动多部门协同参与。市教育局积极开办教育系统老年大学教学班,已招收两届300多位退休教师参与学习,开设五个专业7个班级,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市民政局积极推进养教结合,鼓励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全市86家养老服务机构与老年大学开展合作,累计开展老年教育活动8200余场,受众人次26万余人次。市卫健委举办各类健康专题讲座120余场,发放老年健康宣传资料3万余份,依托市老年活动中心,常年举办各种培训,开设7类16门53个培训班,培训学员1300多名。市人社局组织开展150场文明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将文明、健康知识送到广大退休职工的家门口,同时组织60场研学和“非遗”参观,精选研学体验线路,寓教于乐。
(六)共建共享老年教育资源。依托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建设终身教育服务中心,积极推动、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各类适老化的课程资源,与各老年大学教学点共建共享教育资源。推动厦门开放大学与市老年大学、思明区老年大学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老年教育管理与师资人员培训、老年教育精品课程研发、老年教育教学研究。其中,“厦门老年教育‘校校+’创新模式”获评2024年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8个智慧助老项目课程获教育部推介,25个智慧助老项目获省教育厅推介,《智能手机教程》《普通话训练与应用》等老年教育课程被列入省级终身教育提质培优项目,向各教学点开放共享。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高水平建设老年教育师资库和专家库。充分利用好教育系统师资优势,结合基层老年大学的师资需求,及时补充、丰富全市老年教育师资库。继续支持、引导各类学校教师利用非上课时间到老年大学各教学点等兼职授课任教。持续开展银发教师计划,充分利用退休教师优质资源,面向全国招募银发教师。启动组建全市老年教育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群体在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指导、评审评价等方面的专长,加强指导提升。开展老年教育师资培训,努力提升老年教育师资水平。
(二)高标准培育老年教育品牌项目。开展厦门市老年教育品牌项目建设,在全市范围通过创建、征集、评选等,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特色性、示范性的老年教育品牌项目,为基层老年教育教学点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优秀案例,推动打造“阅享学堂、悦动学堂、智慧学堂、致远学堂”四大系列教育活动,丰富老年教育教学场景,吸引更多老年群体参与学习。同时,推动市老年大学继续强化第二课堂建设,发挥学员社团作用,为老年朋友学有所为、服务社会搭建更好的平台,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文明创建、健康教育、环保宣传、关心下一代等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培育若干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度。
(三)高效率推动老年大学建设。在市老年大学一期工程建成投用的基础上,做好一期工程后续完善与提升,并积极推动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在今年内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在新校区建设中突出适老化、智能化、园林化,整体提升办学环境。在老年大学建设的同时,推动交通设施等周边配套的提升和适老化改造,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周边环境整治,争取新设或优化设置公交站点等,为老年群体上下学提供更大便利。
(四)高质量实施“互联网+老年教育”。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升老年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丰富智慧学习应用场景。加快厦门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全市终身学习网络平台移动端的上线运行,并不断完善新平台功能,实现部门信息对接、教育资源共享、远程在线学习、教育动态更新、互动交流、评价建议反馈等功能,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推送,提升老年教育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
厦门市教育局
2024年5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