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4165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4-06-13 17:22

      厦教提案函〔2024〕86号

      答复类别:A类

    李玉影委员:

      《关于大力推进心智障碍学生普通职业学校随班就读的建议》(第20244165号)由我单位会同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市残联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2023年,我市出台《厦门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完善从学前至高中阶段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撑特殊教育优质发展。市区两级部门积极开展残疾学生职业教育,依托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街道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等,助力残疾学生发展优势、补偿缺陷、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您提出的推进心智障碍学生到普通职业学校随班就读,为其提供九年义务教育后学习技能、融入社会、自主生活的机会,对心智障碍学生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局十分重视该建议的办理工作,会同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市残联分析研究推动中职阶段特殊教育发展的措施和办法。

      二、措施与成效

      (一)探索中职学校开设特教班。我市积极探索中职学校吸纳残疾学生就读机制。集美工业学校、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厦门信息学校、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海沧职业中专等所有市、区属中职学校每年均按正常的招生流程接收残疾学生,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做到应收尽收,目前各中职学校均有残疾学生在校生。2023年海沧区晨昕学校和海沧区职业中专开展合作办学,开展面向残疾学生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残疾学生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结合人才培养需要,灵活使用两校相关场地开展教学,推动教师任教工作量双向认定。相关生师比核定、生均经费配比均参照新修订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执行。

      (二)发展特教学校职业教育。我市依托市区特殊教育学校,以发掘学生潜能、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原则,聚焦公共基础、康复补偿及专业技能等视角,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自1998年开办培智初中班和聋人职业高中班,2016年开设心智障碍职业高中教育,开设油画、漆画、砖雕、园艺、洗车、纸玩、制香与香道等8个专业,在职业道路上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思明区特殊教育学校打造“1+X”专业课程模式,“1”为中餐烹饪,含西式面点。“X”为园艺种植、缝纫、纸艺、信息技术、十字绣、扎染等技能,助力学生分类就业。湖里区特教学校嘉禾学校开设职业高中部,打造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孤独症、脑瘫职业高中阶段教育,目前开设有家政服务、手工制作、烹饪、烘焙、制香等职业教育课程。集美区特殊教育学校于2016年9月开始向职业教育高中延伸。海沧区晨昕学校已建立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并初步具备接受和培养职业高中阶段特殊学生的能力。同安区特教学校中职部开设了中餐烹饪、艺术美术等专业。翔安区启航学校从2021年9月开始,正式设立中职部,设有烹饪、绘画手工、陶艺、洗车、种植等课程。

      (三)不断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教育力量的有力补充,可在心智障碍学生入学评估、入学后的辅助支持发挥专业作用。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服务平台逐步夯实,专业水平持续提升。目前,厦门市有14552人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持证社工,每万人拥有持证社工27.42人,具备良好的社会工作服务基础。同时,我市还通过简化登记程序、提供办公场所、给予经费扶持,扶持培育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使之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主要平台。目前,全市有120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职社会工作者1600余名,具备承接各领域、面向各类人群服务的能力。

      (四)多渠道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对开展智力和精神残疾学生职业教育和特色培训项目的厦门市、区特殊教育学校及厦门市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给予补助资金,拓展和提升智力和精神残疾学生的各种技能,提高其就业能力和水平。建立持证残疾人基础信息共享,相关部门可通过信息中心调取相关数据信息,了解心智障碍者基本情况;多部门联合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机制,通过落实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公益性岗位就业等方式,努力提升残疾毕业生就业率,多渠道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

      (五)完善残疾学生保障机制。我市加大对残疾学生就学支持力度,对符合资助政策的残疾学生,实施“四免两补”政策,确保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各中职学校建立健全学生档案,对残疾学生采取“一生一案”的帮扶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析,精准帮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推行新课标新教材,改革教学教研,完善特教学校职教部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中职学校无障碍设施建设,为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提供方便与支持。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配合协助各有关部门,推进心智障碍者进一步接受教育,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加强宣传力度,促进互融互通,千方百计促进残疾学生就业,积极推进职业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开发工作;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参与普通职业学校心智障碍学生工作。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4年6月3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