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教建议函〔2025〕1号
答复类别:A类
市数据管理局:
我局协办的《关于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17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市正加快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数字产业,构建智能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我市中小学和相关高校聚焦数字化领域,培养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为厦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湖里区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培养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数字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二、措施与成效
(一)在数字人才培养方面。厦门高校作为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着力培养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且具备数字化战略规划和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其中3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也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聚焦应用型数字化人才培养。
(二)在基础教育中融入数字技能方面。一是推进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我市2019年起启动以“人工智能进百校”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进校园行动,在超过100所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以课程教学和社团活动双轨推进形式,建立“普及—进阶—提高”多层次课程实施体系。目前,全市学校结合科学教育,做好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广泛开展STEAM、创客、AI应用等活动,推动学生人工智能素养不断提升。二是强化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坚持应用为王,每年举办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中小学创客大赛、中小学人工智能嘉年华等活动,以用促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数字技能。2024年,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收到作品674件,入选省级获奖作品133件,获全国最高奖“创新之星”奖在全国交流展示,自2021年起我市已连续四年有学生获“创新之星”。学校积极组织AI技术应用创新活动,促进学生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如信息学校组织学生AI绘画比赛,康乐第二小学举行AI迎新年活动,鼓励学生应用AI技术创作新年歌曲、年画、视频等作品。
(三)在数字化科研和产教融合方面。在厦高校借助自身多个科研平台,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动我市企业数字化技术进步。厦门大学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项目上有所突破;承担华为、阿里等头部企业项目明显增多,与华为、OPPO公司分别成立了千万级创新联合实验室。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秉承“为产业服务”的理念,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含子课题)9项、省级项目57项、市级及横向科研项目380余项,科研经费达8100余万元,且大部分对接厦门千亿产业链,加快推动在厦企业数字化转型。
(四)在加强校园数字安全教育方面。在全市学校中深入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厦门市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大赛已成功举办五届,每年吸引全市数万学生参与,对提升学生网络素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每年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学校举办网络安全主题班会、主题讲座、专题培训、宣传海报征集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数字安全知识,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三、今后推动计划
支持在厦学校紧密围绕数字厦门建设、打造引领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引擎”的需求,积极引进数字化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高端专家和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数字化技术学科内涵建设,持续为在厦企业数字化转型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3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