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教建议函〔2025〕16号
答复类别:A类
市卫健委:
我局协办的《关于加大社会力量引进,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治疗的建议》(第026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幸福。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生心理服务工作水平。
二、措施与成效
建议中提出:“学校、医院、社区和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公益讲座、社区宣传、线上科普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青少年抑郁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消除对抑郁症的偏见和误解,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市教育局积极开展各类心理健康宣传科普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配备。持续推动全中小学配齐配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二是着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每年常态化举办班主任、心理教师、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等培训。
(二)规范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要求全市中小学校开齐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两周至少安排1课时并列入教学计划。将每学期第一周设定为“心理健康教育周”,要求全市中小学上好开学“心理健康第一课”,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在心理健康课中加强科普和宣传。
(三)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一是扎实开展普测筛查。通过全员筛查、暖心谈话、家校联系等动态摸排学生思想心理情况,按照“一生一档”要求建立心理档案,并按“一生一策”要求制定关爱帮扶措施。二是加强辅导和干预。在全市学校全覆盖建设校园心理辅导室,持续提升市、区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服务水平,为学生提供网络咨询、热线咨询、个案面询等多种心理服务。三是开展系列心理健康品牌活动。连续17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心理夏令营等品牌活动,扎实落实“525”心理健康教育日、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等。通过各类品牌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一是持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在开学初、学期末、重点考试前夕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通过专题讲座、公益服务等,向学生和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指南。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启动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到专门医院跟岗学习项目,提升对心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水平。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3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