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102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5-03-18 17:07

      厦教建议函〔2025〕15号

      答复类别:A类

    市体育局:

      我局协办的《关于开展棒垒球活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建议》(第010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厦门对台区位优势,我局积极将棒垒球活动作为深化两岸青少年交流、促进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联合体育等部门,通过培育特色学校、举办品牌赛事、推动人才交流等举措,进一步夯实两岸棒垒球文化交流基础。

      二、措施与成效

      (一)深化校园推广,构建特色学校体系

      构建“1+3+6+N”联动学校体系,首批已建成1所高中、3所初中、6所小学共10所棒垒球特色校,完成场地标准化改造,配备专职教师22名(含台籍教练3名),开设分级课程。大嶝中学、九溪高中等校完成国家级赛事场地升级,翔安区依托对台对金前沿优势,已初步形成以棒垒球为纽带的校际交流机制,率先试点“乐乐棒球进幼儿园”,激发幼儿棒球兴趣。2024年联动学校校队参与市级以上赛事屡获佳绩,初步形成“普及—选拔—竞技”的梯队培养模式,竞技水平显著提升。

      (二)完善赛事体系,扩大两岸交流影响

      统筹举办市级选拔赛、冠军赛及冬夏令营活动,衔接省级赛事和两岸邀请赛。以“金嶝情深”棒球与闽南文化青少年活动营、“海峡杯”青少年棒球邀请赛、“厦金棒球联赛”等为载体,组织两岸青少年联合训练、赛事及文化参访活动,推动棒球文化与闽南民俗、研学旅游深度融合,相关活动获央视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三)强化人才共育,深化闽台专业合作

      近年来,鼓励各校积极引进台湾高水平教练来厦任教,组织两岸教练员、裁判员培训12期,500余人次获中国棒协认证资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与台北内湖高工进行“校际结对”,共享训练资源,形成“台湾带教、本土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共育成效显著。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配合体育部门,深化两岸棒垒球交流工作,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拓展联动网络,力争2026年建成30所棒垒球特色校,不断新增标准化场地;二是提升赛事水平,积极推动“厦金联赛”作为常态化品牌赛事,探索建立两岸棒球联盟;三是深化融合机制,努力探索棒球运动与普通中学教育相结合的“体教融合”模式,推动着厦门市乃至福建省的棒垒球运动发展,与全国高水平职业棒球队合作,搭建与台湾地区青少年交流的平台。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3月4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