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156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5-03-18 17:08

      厦教建议函〔2025〕20号

      答复类别:A类

    叶少静代表:

      《关于构建多元化体育评价系统,提高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的建议》(第015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近年来,厦门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作为教育综合改革重点任务。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评价体系、强化体育教育内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发展。  

      二、措施与成效

      (一)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学练赛评”一体化

      以新课标为引领,构建“基础体能+专项技能+健康行为”课程体系,持续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开发武术、太极拳、毽球、闽南民俗体育等校本课程,新增瑜伽、攀岩、游泳等特色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创新开展“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市级体育教研活动,帮助基层体育教师深刻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实现小初高课程有机衔接,推动“学、练、赛、评”一体化课程体系落地。构建市、区、校三级体育竞赛机制,年均举办1届全市综合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35项市级学生体育赛事,通过改革,学校体育课程更加多样化,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显著提高,体育中考平均分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实现以赛促训、以体育人。

      (二)创新评价体系,探索科学多元模式

      积极构建多元化体育评价体系,编制《厦门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手册》,在《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9项身体素质测试的基础上,系统纳入基本知识、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评价维度,形成“体能+素养”的多维评价框架。注重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覆盖体能测试、课堂参与、技能掌握等12项核心素养,实现从单一成绩考核向综合素养评估转型。家校协同实施“体育家庭作业”,提升校外锻炼参与率。我市连续10年实现中小学体质测试100%全覆盖,2024年数据显示,中小学体质健康合格率和优良率分别为96.1%和52.1%,相较上一年度均有上升。

      (三)推进智慧体育,不断健全督导考核

      开发智慧体育平台,建立科学、系统的监测机制。通过AI姿态分析、智能穿戴设备、运动监测APP等辅助体育教学,实时采集运动数据,建立“一生一档”动态数据库,精准推送个性化锻炼方案。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教育督导,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并将全年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体系,通过健全督导评价体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完善多元化体育评价系统。

      一是试行厦门校园体育评价体系。从今年3月开始,使用我市新编的全市初中水平教学计划、七至九年级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表、体育课程评价表等相关评价体系,在全市开展教学试行,逐步推广“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模式,确保评价更科学、更全面。

      二是鼓励设计游戏化体育课程。鼓励学校结合学段特点设计“游戏化”“情境化”课程(如小学阶段以趣味体能为主,中学增设团队竞技项目),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击剑、帆船等新兴项目,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同时根据特色项目需求,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如建设攀岩墙、游泳池等,并配备必要的器材和防护设备。

      三是全面实施体质健康“一生一案”管理模式。通过科技赋能,不断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记录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体质数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柔韧性等指标,并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和健康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持续完善督导评价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3月7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