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141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5-04-21 09:39

      厦教提案函〔2025〕23号

      答复类别:A类

    市妇联:

      我局会办的《建议加强社区儿童教育 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第2025414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社区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社区儿童教育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升儿童综合素质、丰富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积极配合开展社区儿童教育,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二、措施与成效

      (一)建立部门协同长效机制

      2022年,厦门市妇联等22部门联合印发了《厦门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职责分工方案》,推动构建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体系。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的通知》,各区教育局、各学校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厦门市教育局成立厦门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加强对全市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加强家庭教育资源建设,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将家庭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统筹谋划。

      (二)提升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市教育局将每年五月定为全市中小学“家庭教育宣传月”,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板报、宣传栏、校园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大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

      二是加强家校联系。所有学校均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注重发挥好家长委员会职能,充分调动家长委员会参与、监督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不断丰富学校家长学校内容,开设家庭教育讲座、举办沙龙和分享会。市、区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健全全员家访制度,要求线上线下家访全覆盖,对重点关注学生由校领导、德育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联系社区和家庭教育专家开展“组团式”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不断拓宽家校联系渠道,密切家校联系。

      三是加强示范引领。学校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市教育局每年以典型案例汇编的形式下发各区各中小学,积极宣传推广。

      (三)资源共享,开发家庭教育系列课程

      自2022年起,市教育局组建了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每月邀请专家举办一期“中小学家庭教育讲堂”,在厦门数字学校、厦门市终身教育平台播放。2024年市教育局牵头开发了“家教有方”家庭教育系列课程。市妇联、市教育局等八部门每年联合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军营”活动。各区、各学校依托数字平台和社区空间,推出家庭教育资源,为家长提供专业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四)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

      通过实地调研、课题研究、专业培训、主题论坛等,持续加强学校家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市教育局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纳入每年全市班主任岗位练兵竞赛项目;2023年起,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水平。市妇联、市检察院、市关工委等多个部门通过“家庭教育研习院”、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家庭教育志愿宣讲等,进一步建强全市家庭教育指导队伍。

      (五)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共育品牌活动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重点工作,持续加强与公检法部门、妇联、共青团、卫健委、文明办、关工委等多部门的联系,开展百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志愿宣讲、家庭教育沙龙、夏令营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打造出“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近邻·父母+”云学堂、“中华好家风”夏令营等一系列活动品牌。市教育局坚持每年组织开展“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活动,通过走访社区和学生家庭,共同探索如何形成育人合力。

      厦门市将继续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实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更加优化、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更加专业、壮大,家校合作水平逐步提升 ,家庭教育活动品牌更加鲜明,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是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加强各区“教联体”建设,争取60%的区在2026年建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二是进一步总结凝炼,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加强交流,总结各区各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加强宣传推广。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4月18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