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5021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5-04-21 09:41

      厦教提案函〔2025〕25号

      答复类别:A类

    市市政园林局:

      我局会办的《关于充分利用垃圾分类“厦门模式”进行环保生态旅游和教育的建议》(第2025502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厦门市教育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和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教育系统推动落实《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二、措施与成效

      (一)注重把生活垃圾分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印发《厦门市中小学幼儿园垃圾分类知识读本(2023修订)》,要求各学校用好《厦门市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融入学科优秀教学案例》和《知识读本(2023修订)》,立足各学段教育教学特点,通过课堂教学主阵地融合渗透垃圾分类教育和环保教育,推动垃圾分类知识学习常态化。

      (二)注重把垃圾分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校园宣传栏、校报校刊、校园网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教师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绿色环保文化氛围,让垃圾分类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习惯,成为校园文明的新时尚。积极推广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先进经验做法,通过优秀案例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在主题班队会课、校园五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安全节)、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三)注重把垃圾分类教育融入学生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一是充分利用垃圾分类教育基地资源,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到垃圾分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二是办好以垃圾分类和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夏令营。近年来,厦门市暑期中小学生以垃圾分类和环保为主题的夏令营一百多个,“绿海鸥生活垃圾分类夏令营”成为品牌。市级绿海鸥生活垃圾分类夏令营每年组织学生到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参观学习。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主题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组织开展进社区义务宣传、洁净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条件的学校组织了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小小督导员”,进一步提升了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是积极推动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学生研学实践活动。鼓励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到符合要求的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参加研学实践活动。

      二是进一步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载体。鼓励各中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载体,进一步巩固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成果。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4月18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