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5016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5-04-21 09:43

      厦教提案函〔2025〕26号

      答复类别:A类

    市资源规划局:

      我局会办的《关于高起点高标准推动海洋生态价值创新转化的建议》(第2025501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根据教育部、省厅关于研学旅行工作的文件精神,2019年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研学工作专题调研,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工作意见》,并制定公布了《厦门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服务标准(试行)》,目前,厦门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共108个,其中涉及海洋生态文明的基地有6个,为学生开展海洋生态文化研学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措施与成效

      (一)开发海洋主题研学路线

      印发《厦门市“思鹭向前”大思政课研学主题路线》手册,深入挖掘资源,开发设计八条思政主题研学路线,其中“蔚蓝海洋”主题路线带领学生深入探访厦门市内著名海洋生态园区,包括中鱼视界海洋王国、厦门海豚船长海洋科普研学基地、厦门鲸探科普研学基地、鼓浪屿海底世界、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厦大海洋科技博物馆等多所海洋主题研学实践基地。通过实地考察与互动体验,学生能够初步认识生态学,培养海洋生态保护意识,切实担起新时代青少年的环保责任。

      (二)打造海洋文化德育品牌

      鼓励中小学依托地域海洋文化资源,从实践育人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深入探索如何利用海洋资源设计并实施学科融合的实践育人课程,打造海洋文化德育品牌。例如,厦门市海沧区天心岛学校是福建省第一所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小学,学校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共同搭建起多维度“海洋第二课堂”,打造“星海扬帆·逐梦深蓝”德育品牌,入选我市首批中小学德育品牌,通过海洋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在建设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科普研学基地的过程中,市教育局将在课程开发、研学路线设计等方面提供指导与支持,并根据标准,对建设合格的基地予以遴选。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4月18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