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教提案函〔2025〕33号
答复类别:A类
市卫健委:
我局会办的《试点先行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医养结合联合体》(第20254052号)。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医养结合成为解决老年人健康养老问题的重要模式。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措施,推动医养结合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然而,医养结合机构仍面临专业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就业引导。胡小媛委员提出的推动职业院校加强护理、医养照护与管理人才培养的建议,为我市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事业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思路。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专业设置。推动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强护理、照护与管理、康复等专业建设。厦门医学院、厦门华厦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已开设康复治疗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康复护理等专业,同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护理、中医康复技术等专业。每年培养数百名相关专业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厦门大学、厦门医学院在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开设了康复治疗、医养管理等相关课程,增设康复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细分方向,培养适应医养结合需求的专业人才。厦门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涵盖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并联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弘爱康复医院、第五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共建康复联合教研室,开展教学实习见习。
(三)强化实践教学,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与医院、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厦门医学院与省内16家医院、4家企业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华厦学院与厦门中医药、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弘爱康复医学院建立实习及临床教学合作。厦门大学医学院联合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开展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承担康复医学本科及硕士课程带教任务和实习教学工作。
三、今后推动计划
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扩大医养结合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支持院校与医养结合机构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在职人员的专业水平。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4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