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教提案函〔2025〕34号
答复类别:A类
市商务局:
我局会办的《关于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的建议》(第20251059号)。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随着全球贸易数字化转型加速,跨境电商已成为推动厦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跨境电商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市教育局积极推动高校和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苏德本委员的建议为我市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思路。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优化。市教育局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相关专业发展。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通过整合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外语等学科资源,培养具备跨境电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中开设跨境电商运营、跨境物流、国际支付与结算等相关课程,推动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等职业院校均开设了跨境电商专业,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兴才学院跨境电子商务专业采用“双主体三阶段八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将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二)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动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产教融合新机制。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大学联合厦门象屿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50余所院校、100多家企业以及厦门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和厦门市两岸农产品流通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成立全国海丝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政校行企”的合作网络,建立健全资源与信息共享机制,多方力量共同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导师库、教学资源库及实训基地等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培养,共同提高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
(三)国际化与多元化人才培养。推动高校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宽学生视野。支持高校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国际化项目,吸引国际学生来厦学习,同时为本地学生提供海外实习和交流机会。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与美图公司联合设立国内首个“AI口播班”,共育跨境电商人才,并把AI技术融入职教出海课程,为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开设《跨境新媒体营销课程》。集美工业学校海丝班跨境电商专业每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一)深化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高校和职业院校优化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增加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等前沿课程,强化跨学科知识融合。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
(二)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与更多跨境电商企业合作,共建高水平实践基地和产业学院。通过“订单式”培养、企业导师进校、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等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人才引进与服务保障。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跨境电商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来厦发展。做好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入学保障,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4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