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教提案函〔2025〕36号
答复类别:A类
市交通局:
我局会办的《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加快建设交通强市》(第20252034号)。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智能交通成为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市教育局积极探索智能交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高校和职业院校培养适应智能交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王朝晖委员提出的《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加快建设交通强市》为我市进一步推动智能交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思路。
二、措施与成效
(一)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建设。推动高校、职业院校围绕智能交通领域,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交通运输、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融合。厦门理工学院开设了车辆与交通工程专业,侧重交通运输、智能交通、车辆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掌握轨道车辆结构设计、交通运输工程、数据分析等技能。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立了轨道交通学院,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飞机维修等智能交通相关专业。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中开设了智能交通相关课程。
(二)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建设高水平实践基地。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联合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建轨道交通产业学院和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厦门理工学院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厦门信息学校与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关高校和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智能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厦门理工学院通过“双导师制”和“双阶段”培养模式,联合企业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通过国际化与产业化融合的办学思路,打造智能化、国际化产教融合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智能交通人才。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进一步推动高校和职业院校优化智能交通相关专业设置,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课程,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推动智能交通专业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二)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与智能交通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和产业学院。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智能交通领域的科研项目,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4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