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1014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5-04-21 09:49

      厦教提案函〔2025〕37号

      答复类别:A类

    市审批管理局:

      我局会办的《关于厦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51014号)。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领域,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市教育局持续推动高校优化学科布局、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杨帆委员提出的《关于厦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我市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引进提供了重要思路。

      二、措施与成效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优化。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推动在厦高校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目前我市9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厦门大学是最早推进AI相关学科方向研究的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设立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芯片、机器学习、半导体类脑器件、“人工智能+X”交叉学科等多方向。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均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

      (二)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动在厦高校与本市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合作,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厦门大学联合百度公司设立松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面向人工智能、计算机等相关专业选拔优秀学生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厦门理工学院获首批实验教学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培育建设立项,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验教学领域的示范应用。厦门工学院联合华为等企业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于2024年获批“鸿蒙智能物联产业学院”,并被列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强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是福建省第三批产业学院和省级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人工智能专业群是福建省首批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省“双高”计划A类专业群,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关高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X”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数学、电子信息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厦门大学通过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高校还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优化学科布局与专业建设。进一步推动高校优化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布局,加强“人工智能+X”交叉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前沿技术课程。支持在厦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投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二)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支持高校与更多重点企业合作共建高水平实习实践基地和产业学院。通过“订单式”培养、企业导师进校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推动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项目,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4月18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