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教提案函〔2025〕38号
答复类别:A类
市卫健委:
我局会办的《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第20254161号)。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康复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增多以及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在医学领域特别是康复医学方向发展。部分高校已在康复医学相关领域开展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医卫界别活动小组的建议,对我市医学和康复医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康复医学学科专业建设。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医学院等高校优化专业布局,增设康复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细分方向,构建涵盖神经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的课程模块,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康复设备操作等前沿教学内容,加强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学科交叉融合。厦门医学院、华厦学院开设了康复治疗学专业,厦门大学医学院在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了康复医学相关课程。集美大学新设运动康复专业,侧重康复医学与运动科学的交叉融合。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包含康复养老相关课程。
(二)强化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鼓励高校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康复医学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交叉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强化实践教学,推动高校与医院、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厦门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涵盖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并联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弘爱康复医院、第五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共建康复联合教研室,与省内16家医院、4家企业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开展教学实习见习。华厦学院与厦门中医药、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弘爱康复医学院建立实习及临床教学合作。厦门大学医学院联合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开展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承担康复医学本科及硕士课程带教任务和实习教学工作。
(三)推动康复医学领域产学研。推动康复医学与前沿技术融合,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在康复机器人、智能假肢、康复大数据等领域开展研究,推动康复医学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厦门医学院与本地医疗机构、康复器械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和研发中心,促进康复医学技术的转化与应用。高校和职业院校通过社区健康服务、康复义诊等活动,将康复医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提升社会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一)加强学科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高校进一步加强康复医学学科建设,优化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支持高校开展康复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鼓励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增加康复医学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高校加强与企业、医院的合作,共建康复医学产学研基地,推动康复医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项目,促进康复医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4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