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043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5-04-22 16:01

      厦教提案函〔2025〕31号

      答复类别:A类

    市体育局:

      我局会办的《关于加强我市“体卫融合:构建健康社区”的建议》(第2025404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体卫融合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体育与医疗卫生相结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实现从“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体卫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高校与医疗机构、体育组织等多方合作,推动相关专业建设与实践基地打造,为体卫融合事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王丽霞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体卫融合:构建健康社区”的建议》,为我市进一步推动体卫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思路。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专业建设,推动跨学科融合。在厦高校积极探索体卫融合相关专业建设。厦门大学医学院和体育学院通过资源整合,开设了临床运动生理、运动健康管理等专业方向,构建了涵盖运动医学、健康管理、康复治疗等跨学科课程体系。集美大学新设运动康复专业,侧重康复医学与运动科学的交叉融合。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开设了健康管理、运动康复等专业,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体育、医学相关专业建设,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共建实践基地,强化校企合作。支持高校、职业院校与医疗机构、体育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厦门大学医学院与多家医院合作,设立运动健康管理中心,聘请临床医生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运动干预与健康管理实践。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与简极科技公司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校企联合在运动数据采集与分析、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共同推动体育科技创新发展,协同培养体育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相关高校积极探索创新体卫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生参与体卫融合项目,提升专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厦门大学通过体育超市模式,开设了包括潜水、帆船、桨板、击剑等53门体育选修课程,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集美大学开设运动康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专业和课程,将体育学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培养既懂体育又懂医学的复合型人才。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将推动高校整合体育、医学相关资源,开设运动康复、健康管理等体卫融合相关专业,进一步深化跨学科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增加运动干预、健康管理等前沿课程,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支持高校与更多医疗机构、企业合作,共建体卫融合实践基地,开展体卫融合相关研究,提升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4月18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