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047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5-04-27 16:34

      厦教提案函〔2025〕43号

      答复类别:A类

    汤雅玲委员:

      我局主办的《关于多发协同,加强儿童青少年的视力保护的建议》(第2025404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市教育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要求,以有效降低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目标,创新方式方法,精准施策发力,着力呵护好孩子的眼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稳步推进。

      二、措施与成效

      (一)提升硬件,创造良好用眼环境

      2022年,市委、市政府将我市中小幼学校近视防控教室照明改造工程列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所有普通中小学教室灯光改造。同时推广可调节课桌椅,要求学校必须在新学期开学一个月内完成课桌椅高度调试,使课桌椅高度与每一名学生身高相适应,从源头预防不良读写姿势。保证前排课桌前沿距离黑板2.2米。“一生一档”建立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对视力下降的学生逐个查明原因,为学生个性化定制防治措施,控制近视趋势。

      (二)积极创新,保障充足户外时间

      优化课间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欢乐课间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欢乐课间”百校跑操活动的通知》,科学规划大课间运动强度,打造“流汗的大课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增长户外活动时间,鼓励15分钟小课间;开发促进学生眼肌训练及手眼协调能力的体育活动,探索在各班级走廊设置相对固定的眺望区、在室外设立近视保护区的办法,在课间十分钟等其他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在自然光下加强视力视远训练。

      (三)持续发力,抓好常态措施落实

      进一步强化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的通知》要求,坚持不懈推广精准、科学、有效的近视防控方法,规范眼保健操与用眼习惯:严格落实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时间,将“双姿”纳入低年级行为规范训练,教会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执笔姿势。探索中、低年级每节课中安排1分钟眼疲劳放松时间。科学合理分配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

      (四)关口前移,推进家校共防模式

      积极探索构建家校社宣传教育共育模式,把幼儿园作为近视防控“第一道关口”,通过宣传教育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视力健康储备情况,控制幼儿和小学低年级段近视发生率。进一步强化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近视的科学认知,引导家长提高家庭眼保健意识,推动家长履行近视防控责任,以身作则,共同控制“视屏时间”,增加户外运动,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膳食,促进视力保护。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是保障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时间,不断探索课间活动新形式,开齐开好体育课,完善“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教学模式,举办全市性的中小学生“跑操赛”“万人跳绳赛”,激发广大青少年的体育锻炼热情。

      二是指导学校通过配备近视防控数字化设备,升级成自主开展日常近视监测的模式,“i教育”平台积极研发“三级视力监测系统”,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率等的报告和统计分析。

      三是深入落实“六个一”要求。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部署开展“每班张贴一张标准度数视力表、中小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每月开展一次班级内视力自测、每季度开展一次近视防控科普宣教活动、每学期初开展一次专题部署、每年跟踪对比分析一次全校学生视力状况”等“六个一”近视防控要求,以小切口举措的落实,推动近视防控取得实效。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4月23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