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56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5-05-12 10:20

      厦教建议函〔2025〕27号

      答复类别:A类

    黄素玉代表:

      《关于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第005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厦门市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工作计划(2023-2025年)》通知精神,不断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和规划。2021年市教育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厦门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九条措施》,对全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和全面部署,形成学校主导、部门协作、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心理健康协同育人机制。

      (二)统筹推进,构建高质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一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配备。持续推动全中小学配齐配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二是着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每年常态化举办班主任、心理教师、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等培训。2025年4月,市教育局与市卫健委联合启动了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到专门医院跟岗培训项目,首批10名教师将参加为期2个月的跟岗学习。三是强化名师辐射引领。通过名师工作室研修等提升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水平。

      2.规范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厦门市自2007年起就要求中小学校要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两周至少安排1课时并列入教学计划。2021年起将每学期第一周设定为“心理健康教育周”,要求全市中小学上好开学“心理健康第一课”。2024年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印发了《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参考》,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

      3.常态化开展学生心理服务

      一是扎实开展普测筛查。各中小学每学年初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全员普测,通过全员筛查、暖心谈话、家校联系等动态摸排学生思想心理情况,按照“一生一档”要求建立心理档案。各中小学根据筛查摸排情况对重点关注学生分级建立预警库,并按“一生一策”要求制定关爱帮扶措施。

      二是加强辅导和干预。在全市学校全覆盖建设校园心理辅导室,持续提升市、区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服务水平,为学生提供网络咨询、热线咨询、个案面询等多种心理服务。成立教育系统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2020年8月正式开通厦门市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为全市学生和家长提供服务。

      三是开展系列心理健康品牌活动。连续17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心理夏令营等品牌活动,扎实落实“525”心理健康教育日、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等。

      4.加强危机个案干预水平

      市教育局制定了《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手册》,并开展面向中小学校领导、德育干部和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的培训。仙岳医院设立的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危机干预咨询员能依据来电者的言语、情绪状态,快速评估危机程度,采取对应干预措施。市卫健委组织仙岳医院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护士等专业人员,成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为危机干预转介服务提供人员保障。

      (三)强化部门协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一是加强家校社协同。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印发了《厦门市中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南》,通过家庭教育课程、举办线上线下家庭教育讲座、在重要时间节点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展“组团式”家访等形式,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2024年12月起,市教育局又在原有每月一期“中小学家庭教育讲堂”基础上开发“家教有方”家庭教育系列讲座,每周向家长推送。

      二是加强部门协同。教育、卫生、妇联等部门加强沟通协同,联合开展心理健康公益宣讲、义务咨询等各项活动。2025年我市发布了“全市精神心理服务地图”,市心理健康中心结合儿童青少引入全息沉浸式正念冥想、VR心理放松平台、AI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提供心理评估、心理咨询、放松疗愈、健康宣教等服务。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是持续深化医教协同。全面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医教协同模式,开启学校、家庭、与医院携手的“整合资源,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心育新篇章。尤其在学生心理筛查平台建设、个案干预、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强协作。鼓励有条件的区、校与专门医院签订协同共建协议,为师资培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筛查、评估、预防、干预提供支持,建立高效的转介机制。

      二是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加强部门沟通协同,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4月21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