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教提案函〔2025〕58号
答复类别:A类
陈希梅委员:
《结合我市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需求,加强我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第20254042号)由我单位会同市科技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领域,是国家科技创新与民生保障的关键支撑,更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提升国家医疗健康水平、突破“卡脖子” 技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您提出的“推动职专升格、共建产学研基地”等建议,与我市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方向一致。我局会同市科技局等部门,将立足实际,充分吸收提案建议,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措施与成效
(一)构建多元职教体系。我市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城市,着力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厦门工商旅游学校、集美工业学校等4所中职学校试点举办中高职一体化培养项目。6所中职学校和7所普通高中开展普职融通试点班,共招收450名学生。2024年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等3所学校增设综合高中试点班,招收600人。厦门工商旅游学校、信息学校与华厦学院合作举办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试点,通过改革拓宽职业教育学生成长通道。2025年3月,集美工业职业学院获省政府批复设立,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
(二)完善产业人才支撑。积极打造“产学研医管用”协同创新生态,布局建设创新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创新支撑平台,为生物医药人才发展提供更好的产业土壤。我市出台《厦门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针对生物医药企业近3年引进的研发、生产及管理人才,经审核确认的给予最高80万元补贴,按40%、30%、30%的比例分3年发放2024年支持生物医药产业人才5人,资助金额170万元。
(三)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我市按照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需求,精准对接企业和园区的实际需求,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依托海沧生物医药港等,打造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区。例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与海沧区生物医药行业企业签约共建,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与自然资源部第三研究所联合共建了“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累计为60余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了100余项技术服务,签订各类技术服务合同66项。同时,充分发挥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和科技计划项目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市科技局2024年支持医工结合项目80项,促进企业与高校、医疗机构开展合作,促进产学研基地建设。
(四)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我市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积极举办一系列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设置生物医药相关赛项,吸引了众多职业院校师生参赛。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市职业院校获得3项金奖,10项银奖,15项铜奖。其中集美工业学校在“食品药品检验”赛项荣获金奖。同时,邀请生物医药领域的大国工匠、技术能手走进校园开展讲座,分享成长经历和工匠精神,激励学生树立技能成才的志向。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以更系统的谋划、更有力的举措,全力推进以下重点任务:
一是持续优化职教体系。重点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支持优质高职院校升格本次层次职业大学,推动筹建公办高职院校,引导职业院校整合资源、提升质量,构建多元办学格局。同时,建立产业需求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中高职一体化协同发展。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内涵。鼓励更多职业院校与生物医药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训基地,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职业院校对接我市生物医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增加生物医药相关的专业,调整招生计划,扩大培养规模。
三是强化工匠精神培育。创新技能竞赛形式,增设更多生物医药前沿赛项,完善工匠人才激励机制,扩大工匠进校园活动覆盖面,营造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5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