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3010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5-06-24 10:03

      厦教提案函〔2025〕65号

      答复类别:A类

    郑安安委员:

      《推动厦门职业教育“引进来”与“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海丝战略》(第20253010号)由我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深化“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战略背景下,我市充分发挥“嘉庚系”职业院校对外纽带作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您提出的《推动厦门职业教育“引进来”与“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海丝战略》建议,立足我市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关键节点,为打造具有厦门特色的职教出海品牌、服务区域开放型经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和路径指引。

      二、措施与成效

      (一)深化机制创新,构建平台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印发《关于推进厦门职业院校参与建设“嘉庚职业教育中心”实施方案》,对我市职业院校参与建设“鲁班工坊”“海丝学院”“嘉庚职教中心”或海外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基地提供指引。下拨专项建设经费,推动集美工业学校“东盟嘉庚职教中心”建设。2023年12月,集美工业学校联合泰国素万那普皇家理工大学、泰国开放教育集团共建的“东盟嘉庚职业教育中心”在泰国曼谷顺利揭牌,并签署三方合作备忘录。2024年12月,集美工业学校访问泰国,与泰国当地学校、企业、园区等签约共建,不断扩展“东盟嘉庚职业教育中心”服务功能。

      (二)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构建“教随产出,产教同行”职教出海模式,围绕我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鼓励和引导本市企业参与海外“嘉庚职教中心”建设,建立校企对接平台,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建设、“双师型”师资培养、技能培训、实习实训等探索。近年来,我市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集美工业学校与建霖集团、宏东渔业等多家跨国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在泰国金池工业园等3个海外园区建立产教联合体,对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采取“中文+职业技能”模式,实施各类培训项目。目前已实施船员培训、泰国青少年“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非遗技艺研习、机械制造等海外技能培训项目。

      (三)深化国际合作,拓展交流渠道。推动各职业院校主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开展一系列对外交流活动。近年来,厦门市先后与新西兰惠灵顿市、日本佐世保市、泰国普吉市签订了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其中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自2019年以来,我市职业院校累计接待境外来访33批次,来访师生500人。目前我市已有4所中职院校、6所高职院校,取得招收国际留学生资格。其中集美工业学校和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累计招收8届128名国际留学生。

      (四)推进标准输出,创新人才培育。积极鼓励职业院校参与职业教育国际课程与标准的开发研究,推进中外合作共建国际化职业教育课程、专业教学标准、技能培训标准、双语教材等教学资源,并争取被合作国教育体系采用。推动建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水产养殖》等多门国际化职业教育课程(专业标准),其中《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课程已获得泰国教育部门认证,《水产养殖》职教标准向坦桑尼亚输出并获得认证。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我市将聚焦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与金砖技能发展倡议,以“嘉庚精神”为引领,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职教出海共同体。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发挥工作合力,进一步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嘉庚职教中心”建设,共同推动开展对外“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二是加强过程指导,支持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集美工业学校等学校建设一批国际化课程资源,推动向外输出厦门职业教育教学标准。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支持推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南非(德班)海丝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贝宁海丝学院”等建设,扩展“嘉庚职教中心”建设范围,打造厦门特色的职教出海品牌。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5月30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