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教提案函〔2025〕69号
答复类别:A类
钟文气委员:
《关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推动闽南语保护与传承的提案》(第300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闽南语是闽南文化的核心载体,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闽南语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宣传闽南文化,通过政策引导、课程建设、活动推广、阵地宣传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与语言传承。
二、措施与成效
(一)推动闽南文化建设与学科研究结合
会同市文旅局、市委文明办指导举办“厦门市闽南新童谣征文活动”,推动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的闽南新童谣并集结出版书籍,修订《中小幼闽南话校本教材》《闽南话教学指导用书》共15册,配套动画光盘和数字化资源,覆盖语音词汇、方言童谣、民俗文化等内容。支持编辑出版《闽南方言大词典》《闽南话概说》《闽南话800句》《闽南童谣500首》《古诗词闽南话诵读解说300首》《闽南话与普通话》《魅力闽南话》《闽南话入门》《闽南话教程》《闽南话口语》《闽南话实用教程》以及《答嘴鼓创作表演艺术》等系列书籍,为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厦门大学多个学院跨学科共建的“闽台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实验室”获批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在闽南方言计算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集美大学设立闽台文化工作坊,开设闽南话与闽南文化课程,联合厦门市社科联成功举办“闽南方言资源保护和应用论坛”等闽南方言与文化保护研究活动。
(二)推动闽南文化传承与校园阵地结合
2018年至2020年,每年落实市财政教材经费补贴约120万元,完成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完整的闽南话系列教材体系。开设闽南校园文化课程,在全市各类学校、幼儿园开展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向各所学校和幼儿园配送教材和教师参考用书,并附送标准的闽南话语音和部分动画视频。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市民文化节等活动,联合市文旅局举办了多场戏曲进校园、闽南文化进校园展示展览活动。2023年10月,厦门市民文化节闭幕式系列活动——“梨园新声 薪火相传”厦门市2023年戏曲进校园成果展演在闽南戏曲艺术中心举办,集中展示我市近年戏曲进校园的丰硕成果。携手市文旅局共同举办2023年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闽南文化进校园”成果展演展示,全市11所学校积极参与汇报演出,19所学校参与闽南文化实践成果展示,7所学校参加互动交流活动。评选出两批29所闽南文化艺术特色校,不定期举办非遗师资培训班,邀请知名非遗专家、传承人授课,提升教师的非遗文化教学能力,逐步建立优质闽南话师资队伍,形成“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实践研学”的立体化学习生态。
(三)推动闽南语水平测试与社会工作结合
闽南话水平等级测试作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实践载体,我市始终立足实际、系统推进。厦门市闽南话水平等级测试于2017年开考,全市从教育系统、文化系统、闽南研习社等部门推荐243人测试,经过口试、听力测试、面试三轮考试,遴选培养了64名闽南话测试员,负责兼职学校闽南语相关选修课、开展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等,为传承和保护闽南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不定期聘请闽南话专家学者,为市民免费开展闽南语测试和课程培训,加大闽南话推广力度。组织专家学者编写闽南话水平等级测试专业指导书籍《闽南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全面规范闽南话测试要求,量化测试标准,使闽南话测试更加客观、科学。
(四)推动非遗闽南活动与民众需求结合
市区政府及文化部门认定一批以闽南话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涵盖南音、歌仔戏、高甲戏、讲古、答嘴鼓、闽南童谣等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莲花褒歌、厦门歌仔说唱、诗词闽南方言吟诵、闽南话汤头歌诀等省级、市级项目。常年举办“闽南文化走透透”“闽南文化进社区”等活动,组建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团,依托非遗保护单位、传习中心和非遗传承人、文化志愿者进社区展演。指导思明区建设鹭江老剧场文化公园“曲艺书场”,定期开展讲古、答嘴鼓传承表演。每年举办厦门市南音比赛、莲花褒歌比赛、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等品牌活动,逐渐形成闽南文化配套活动体系。2023年举办海峡两岸“读册歌”年度广播电视大赛,共有4000余名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学生积极参与,共征集到157个优秀作品,截至目前,该赛事已成功举办至第17届,成为连接两岸青年闽南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2024年9月,联合厦门卫视举办“2024年厦门市第八届青少年讲古电视大赛”,有效促进了闽南语的数字化传播和年轻化转型,切实让闽南语从“课本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2024年10月,成功举办了厦门市第二十七届南音比赛,持续发展壮大南音艺术队伍,进一步深化南音的保护与传承工作。2024年12月,第十八届海峡两岸“读册歌”广播电视大赛展演在厦门市深田小学举办,成为弘扬和传承闽南童谣和本地传统文化的重要品牌项目。2025年3月15日,世界闽南语金曲盛典全球启动仪式于泰国曼谷举行,融合流行音乐与传统元素,树立闽南语音乐文化标杆,形成“台上演出有共鸣、台下互动有热情”的群众文化新生态。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协同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化力度,全面推进闽南文化生态建设,深入挖掘和弘扬闽南优秀文化。
一是深化语言场景互动建设。加强以闽南话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队伍建设,继续指导举办南音比赛、讲古大赛、读册歌比赛等活动,持续开展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演出。
二是打造特色教育生态体系。完善闽南语校本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支持相关书籍出版和学术研究,持续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项目资助,举办闽南文化宣传周和戏曲进校园成果展活动,全方位展示闽南文化进校园传承成果。
三是强化水平测试社会应用。鼓励广大教师、社区工作者、文旅行业等各行各类积极参与闽南话水平测试,为闽南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是创新文艺演出表达形式。加强闽南文化活动创新,推动市属电视台、电台等主流媒体积极创办闽南文化栏目,不断提升文艺演出创新融合度,以民众需求为导向调整活动形式及覆盖面,打造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闽南文化宣传载体。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5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