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068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5-06-24 10:08

      厦教提案函〔2025〕75号

      答复类别:A类

    刘云标委员:

      《关于基于教育角度完善厦门市中医药文化弘扬的提案》(第20254068号)收悉,由我单位会同市卫健委、市场监管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市教育局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结合校园实际,认真对照建议,梳理学校中医药文化相关工作,以期更好履职尽责。

      二、措施与成效

      (一)创建中医药文化试点学校。2021年,省卫健委联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福建省中医药文化教育试点工作。两年来,我市共有7所学校获评“福建省中医药文化教育试点学校”。试点学校结合相关课程,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学校师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和健康素养普及率明显提高。

      (二)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局等八部门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校园活动。邀请中医药专家担任中小学幼儿园健康副校(园)长,积极入校进行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市教育局鼓励学校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依托“家长讲堂”、家长学校等,由有专业优势的家长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宣传。

      (三)推广中医传统运动项目。市教育局鼓励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参与度高、富有趣味的大课间活动,明确规定中小学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体育课和课后服务开展更多体育活动和富有特色的运动项目,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厦门高新学校实行双大课间制度,结合传统文化针对不同教育阶段安排个性化素质练习,如初中部在下午操期间安排养生气功八段锦等。部分学校则精益求精,立足“传统功法现代化、特色活动趣味化”原则创新开发项目:集美区双塔小学将书法“永字八法”的运笔韵律融入太极拳招式,独创“武行墨韵”书法太极操,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刚柔并济的传统文化精髓;前埔北区小学邀请太极拳世界冠军、国家一级裁判员兼教练员张天啸,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编创《少年德武拳》,通过精讲多练的沉浸式教学,将阴阳平衡哲学、中医“治未病”理念自然融入武术基本功训练,既显著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又构建起“以武强体、以文化人”的特色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感悟武术文化精髓,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双向赋能。

      (四)开展中医药主题实践活动。我市目前已评选了四批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其中就包含了沧江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明承中医等多个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实践基地。我市鼓励中小学组织学生在校内校外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的实践活动。具有厦门本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场馆也可以积极加强建设,为中小学生提供具有体验性、互动性的中医药文化参观实践服务。

      (五)开展中医药科研和宣传。市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与公众教育。通过加强中医药相关的科研、举办药品安全讲座、中医药知识竞赛、文创大赛等活动,普及中医药健康理念。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创作中医药文化主题的手抄报、绘画、诗词等作品,增进学生对中医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二)鼓励开发校本课程。围绕中医药文化知识、中药材种植等内容,鼓励教师广泛收集中医药文化材料,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学校教学体系,编写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6月16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