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教提案函〔2025〕79号
答复类别:A类
吴慧颖委员:
《加强职业院校“非遗”专业建设的若干建议》(第20253006号)由我单位会同市文旅局和市财政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与情感。加强职业院校“非遗”专业建设,能够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方面的优势,使学生掌握扎实的非遗技艺,为非遗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教育部门会同文化和旅游等相关部门,以非遗保护传承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推动非遗相关专业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涌现出厦门艺术学校、集美工业学校等职业院校“非遗”专业建设强校。您从多个角度对加强职业院校非遗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文旅局、财政局等部门专题研究,在工作中积极吸收借鉴。
二、措施与成效
(一)推动专业设置扩容提质。鼓励我市职业院校根据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专业目录,结合自身办学层次和定位,围绕需求灵活自主设置相关专业。根据非遗保护传承人才产业需求,指导我市有关高职和中职院校积极设置“非遗”等相关专业。厦门艺术学校歌仔戏、高甲戏、南音、木偶戏等闽南地方戏曲专业是学校的主干学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千名戏曲、曲艺人才,涌现许多优秀成果。集美工业学校设立闽南文化产业系,设有工艺美术专业群,配套建设闽南传统工艺传习中心和VR实验室,开设了漆线雕、珠绣、剪纸、缠花、香道、影雕、陶艺等“非遗”保护项目,通过两期建设引入六个非遗传承人进入学校开设非遗项目工作室,取得了良好反响。
(二)加大政策和财政保障力度。一是完善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改革完善高职高专学校“生均综合定额+专项经费”、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的拨款制度。在近年来地方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教育经费投入仍保持增长。经初步统计,2024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生均投入和我市高职高专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生均投入比上年增长,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支持学校内涵提升。中职学校每年都专项安排一定规模的提升办学条件经费,除用于学校硬件提升外,也可用于学校“非遗”文化等相关课程建设。三是支持吸引台湾师资。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吸引和支持台湾人才来厦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支持台湾教师凭台湾地区教师资格证书参加公办中小学教学岗位招聘,免笔试直接面试。
(三)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广现代学徒制。集美工业学校在漆线雕、珠绣、剪纸、影雕、缠花等领域实行“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引进了国际级技师、省金牌工人游金美、蒋清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建兵等大师,面授指导实操课程。通过开展系列夏令营、研学、职工学堂培训、非遗进企业等活动形式,推广传承传统非遗技艺。2024年集美工业学校《花里拾‘遗’,情系海丝——用非遗缠花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项目获得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厦门信息学校与海沧区锦熹陶瓷馆合作共建校外融创教育实践基地,在劳育美育中融入传统非遗元素。
(四)以非遗为媒介,广泛开展两岸职业院校青少年交流。市教育局已连续举办十四届海峡两岸中学生闽南文化夏令营,每年约有120名两岸师生共聚厦门,共寻闽南文化。夏令营期间,两岸师生通过宋江阵体验课程、龙舟课程、针刺花灯课程、香道课程、木偶课程、福船课程等非遗课程体验,寻找两岸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厦门理工学院于2024年6-7月举办“闽南文化创新设计工作坊”,邀请台湾铭传大学、大同大学师生来厦参加,两岸师生共同参加厦门珠绣、漆线雕、木偶戏等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开展实地调研。于7月举办“第十届闽台语言文化节”,邀请台湾铭传大学师生来厦,共同参与闽南木偶戏文化传承活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于2023年11月、2024年1月、2024年11月举办“乡见两岸”台湾学生研学活动,邀请台湾铭传大学、大荣中学师生到学校闽南文化与民间艺术传习基地交流,学习影雕、漆扇等闽南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集美工业学校于2024年5月举办闽台龙舟文化研讨会,邀请台湾辅仁大学师生到校交流,期间台湾师生参访学校闽南传统工艺传承基地,体验影雕、珠绣等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和职业院校“非遗”专业建设的成果,提高社会各界对“非遗”专业建设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加强对职业院校的指导,引导职业院校进一步提高对“非遗”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将“非遗”专业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推动“非遗”专业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非遗”专业师资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支持职业院校通过公开招聘、校园招聘等方式,引进一批具有“非遗”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鼓励职业院校选派教师到“非遗”传承基地、企业等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组织“非遗”专业教师开展培训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指导,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三)强化政策支持。我局将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对职业院校“非遗”专业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指导职业院校根据“非遗”专业教学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学设施设备,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非遗”专业实训基地。鼓励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共享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实践教学环境。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6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