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166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来源:厦门市教育局办公室 时间:2025-06-24 13:21

      厦教提案函〔2025〕81号

      答复类别:A类

    王宇委员:

      《关于在厦门市基础教育阶段进一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几点建议》(第20254166号)收悉。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我局组织相关学科教研员积极与委员沟通,耐心解答委员的建议,向委员交流我市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

      二、措施与成效

      (一)关于“强化政策引领与资源整合,完善顶层设计”的建议。厦门积极推动优质高中“扩优拔尖”工程,多种渠道加强基础教育与高校的协同合作助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一是聘请来自厦门大学的院士作为我市科学教育顾问,支持我市科学教学高质量发展,同时全市聘请超过315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等科学副校长,厚植基础研究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土壤。二是与知名高校合作开展开发衔接课程,例如厦门一中与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合作,搭建“大厦课程”等课程体系,每周邀请大学的教授、学者为学生们开设各类专题讲座。双十中学与同济大学深度合作,推行“苗圃计划”,实现课程与科研项目的合作。三是建立五个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英才学校、高新学校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贯通培养。

      (二)关于“探索多元化培养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建议。2023年起,厦门市就已开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具有特殊天赋或潜能学生自主招生改革。厦门市教育局在2025年正式成立了“厦门市青少年创新研究院”,旨在健全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机制,贯通人才培养通道,联合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高中继续通过开展夏令营和冬令营,专项开展拔尖人才专门培养。近年来我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生培养成果显著,一是清北学生培养成绩明显,近两年清北录取人数均达60人左右,全省第一。二是深入推进“英才计划”。我市积极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每年近50名学生入选厦门大学“英才计划”,入围人数全省第一。三是科技竞赛成果颇丰,特别是今年的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市8个学生参赛项目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成绩也是全省第一。其中,厦门一中高三学生摘得大赛最高奖项“中国科协主席奖”,该奖项国内选手仅3个获奖。

      (三)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养”的建议。市教育局不断加大奥赛教练引才力度。目前,已将五大学科全国优秀奥赛教练纳入到2025年的招聘计划,由三所高中自主招聘奥赛教练。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一是将继续加强全市统筹规划,做优做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厦门市青少年创新研究院“全市专项培养”作用,加强师资配备,加大辅导力度,在义务教育阶段聚焦五大学科继续开展“特优生”的发现与培养工作。二是争取承办顶级竞赛活动,为扩大厦门学校在全国竞赛竞争力,支持三所优质高中根据实际申请承办全国学科竞赛决赛活动,提高我市总体竞赛水平。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教育局

      2025年6月16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